lidaw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dawning

博文

笨拙的力量

已有 7923 次阅读 2018-10-8 14:10 |个人分类:读书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曾国藩, 笨拙, 读书笔记

     这两天看了本名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书,作者为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张宏杰老师。该书在参考了关于曾国藩的诸多史料的基础上,以平实的语言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文正公。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从正面介绍曾公如何从年轻气盛的“愤青”转变为“老奸巨猾”的权臣。第二篇从曾的收入和支出两条线为我们呈现了清代官员的经济生活,以及曾的清与“浊”。第三篇则讲述了曾公对迷信和天命的态度。读完之后,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湖南老乡又多了一份认识和钦佩。这里仅从“笨拙”入手来谈一谈曾公对这二字的认识。

不光是曾公自认为笨拙,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物亦觉得他笨拙。最爱说他笨的是左宗棠,常说他“才短”、“欠才略”、“于兵机每苦钝滞”,曾的学生李鸿章也说他“儒缓”。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可见曾公与当时和他同时期的名人比起来真的算笨拙的。

书中记载了曾公的家乡湘乡流传的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诵了许多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以上这些都说明曾公的天资确实不是超群的那种。当然,也绝非上述人说的有多笨拙。书上说他十四岁起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二十一岁才考上秀才。但是他二十七岁便中了进士。能中进士的人,再笨也笨不到哪里去的。基于这些认识,我觉得曾公被人认为“笨拙”,一是他确实才华不是很出众;二是,和他比较的对象都是诸如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才华横溢之人,相形之下就显得笨拙了。

这样一个被认为“笨拙”的人何以成就一番伟业,并被尊为半位圣人而名垂青史呢?曾国藩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本书中将曾公认为的笨拙的好处写得很好,现摘录如下。“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笨拙的力量在科举考试上的体现是:曾公虽然考了七年才考上秀才,但是两年后便考上了举人,再四年后即中了进士,年方二十七。很多比曾公聪明的人早早的就中了秀才,比如左宗棠十四岁参加县试,名列第一。二十岁中举。但是会试却屡试不中。这虽然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曾公能顺利的中进士与其肯下笨功夫、打下扎实的基础不无关系。

笨拙的力量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曾国藩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以“结硬寨,打呆仗”闻名。他带兵打仗十数载,除了刚开始没有经验吃过几次败仗外,后面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他每攻一座城,就要在城周边深挖战壕、筑工事,结硬寨。攻下城后,周边的地貌都发生了大变化。太平军遇到打呆仗的曾国藩,无计可施。

笨拙使曾国藩在知识面前非常谦虚,实事求是。他不会轻易相信书本知识,他愿意下苦功夫去弄明白书中的道理,不做拿来主义者。例如,对于《史记》中所记载的战事,很多古代知识分子都认为是真实的史实。但他根据自己的战争实践对那些记载表示怀疑。

“笨拙”二字还使我想起了深圳大学已故院士牛憨笨教授。在深大读研时就知道学校有这么一位院士,名字挺特别的。在网上查到了他名字的由来。“名字是祖母取的,虽然是个符号,但使我终生受益匪浅。它告诫我不学习就会变“憨”、不勤奋就会变“笨”。我应当像“憨牛”一样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耕耘不止。”

很多时候,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想着有没有捷径可走,或者选择逃避。曾国藩先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经历和智慧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承认自己的“笨拙”,经受住挫折,以虚心的态度下苦功夫定能有所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39267-1139590.html

上一篇:中国人英语不好,要少录用他们的文章吗?
下一篇:校庆募捐也要写好“本子”
收藏 IP: 76.102.4.*| 热度|

21 钱磊 木士春 强涛 郭景涛 鲍海飞 彭真明 代恒伟 徐耀 王启云 郑永军 崔树勋 黄永义 白龙亮 简美鹏 伦贵阳 晏成和 徐传胜 刘振华 王林平 zjzhaokeqin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