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w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dawning

博文

中国人英语不好,要少录用他们的文章吗?

已有 3467 次阅读 2018-9-29 14:45 |个人分类:生活见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会议, 英语, 报告

       前几天和实验室的H博士聊天,听他讲起了一段今年上半年参加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Geo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EAGE)年会的经历。在会议的茶歇时间,H博士和一位外国教授聊天,这位外国教授说“中国人的英语听不懂,应该少录用来自中国的文章。”这几天时常想起这句话,今天就对其做一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科研的强有力投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做出了越来越多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国际会议,与各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王善勇老师就曾在他的科学网博文“参加墨尔本会议有感”记述了中国学者参加那场国际会议的情况。那场会议是关于岩土力学,岩土能源与岩土资源的。据王老师估计有超过一半的与会人员来自中国。汪晓军老师也曾在他的博文“来美参加国际会议,增强了我的信心”中记载了他参加第32届国际固废处理技术会议的见闻。他说,那场会议的年轻代表不多,而年轻的面孔差不多都是我们中国人。

上述两位老师参加国际会议的见闻都说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国学者越来越多,甚至占了很大比重。这里虽然只是以这两位老师的见闻为例,我估计在其他的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代表中,同样有很多中国学者的身影。听实验室的L博士说他们学校每年都有好几十人参加EAGEThe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年会。

回到主题,在现在的各大国际学术会议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报告人来自中国,他们的母语是汉语,而会议的交流用语是英语。中国学者的英语发音大都不是很地道,有些甚至有较多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文章开头那位外国教授说的“中国人的英语听不懂”的情况。那么,应不应该少录用中国学者的文章呢?我觉得不应该。

第一,但凡有点名气的国际会议都会有较正规的审稿流程,被录用的会议文章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创新。被录用的中国学者的论文同样有一些新点子。如果组委会以中国人的英语听不懂为由,降低中国学者的论文录用比率,是违背了会议的目的的。这不利于科学思想的交流与传播。

第二,在会议开始前,每一位代表都会收到会议指南,对于听不懂中国学者的英语的外国学者是可以选择去听其他场次的报告的。不能因为自己听不懂别人的报告,就不允许别人做报告。反过来,如果中国某大学邀请这位外国教授来中国做讲座,台下的听众都是中国人,对这位外国教授的英语听不太懂,这时听众提出“不要这个教授做讲座,因为我们听不懂他的英文。”这显然是不对的。作为听众,我可以选择不去听他的讲座,而没权利不让他做讲座。

第三,中国学者做英文报告虽然在表达上可能会有些错误,但如果你真打算听,并且用心听,配合着PPT,你能听得懂大部分内容的。演讲者一般都会把核心内容放在PPT上,如果是内行,光看PPT就基本能知道演讲者所讲的内容。

虽然我不认同那位外国教授的观点,但提高英语水平确实是很重要的。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营销方式才能享誉世界。另外,我们不能因为外国人说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英语,就否定自己。遇到这位外国教授类似的情况时,我们没必要抱怨别人,只要清楚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39267-1137771.html

上一篇:不戴泳镜游泳与鲁棒性
下一篇:笨拙的力量
收藏 IP: 76.102.4.*| 热度|

4 黄仁勇 杨正瓴 强涛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