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何在多,斋中墨生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关燕清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 生命科学->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生物材料

扫一扫,分享此博客主页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cherryyu2016 2016-11-22 16:53
字里行间的才情和感情让人折服
caozhipin 2014-3-25 21:17
无意间找到,原来您还是才女!我的选择没有错!不到最后,不放弃!
ldgzd1987 2012-12-11 15:37
最近关老师可是很忙?都不见博文更新啊,学生很是期待呢。
查看全部
置顶博文

现在还没有博文

节选自本博客博文《在泰山之巅》
对于最高境界的追求,道家儒家佛家包括西方学者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有所追求。文学的境界叫做“天然去雕饰”。科学的是什么呢,我似乎还没有参透。但我知道,无论创作还是研究,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是第一要素,勤奋则是必要条件。

孟子曰“性善”,赤子本是纯洁的,然而正因为太纯洁,于是生于世,便自然受到了名利的喧嚣,得失的顾虑,以致做出违心的事甚至失去本心。完全找回“赤子之心”,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从“无知”到“大知”再到“无知”,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以至“不为”的境界,是大智若愚的。

所以陶渊明说“不求甚解”,便是很好的注释。但“不求甚解”却绝不是不读,陶渊明在“不求甚解”之前还加上了“喜读书”。

科学方面、文学方面以至世间万事,担柴挑水无非妙道。虽然我是无惠根也很难有当头棒喝的机遇,那便不如不执著,不拘泥,只去追寻自己的内心。。。
节选自本博客博文《所谓青蓝》
口沫四溅的那些日子还是远去了,留下来的是一些“静夜思”。是啊,人远比动物聪慧,但一层黑睫毛掩藏不住眼神里的几多蒙昧。。这几年在大学里当教授,做学问,带研究生,其实更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看见人家,就模仿着人家去当教授和当博导,其实怎样当教授和博导,懵懂得自己都感到可笑。心有羞愧,实在羞愧。

常常渴望独处独处,寻求宁静而远离纷扰。然而,一旦独处,与人隔离,我又期盼有所邂逅,有所应答。相逢相识令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是的,“所谓青蓝”,也要走出自己幽闭的内心,去接受外面的阳光,然后被淹没在人群中,走许多人走的路。。
七律 戊戌年感怀(二)
五、<贺华师八十五周年>

锦簇流光携手初,千帆破浪我独渔。

山高难落诗屏展,水阔不依情键书。

红艳染成长岁月,芳香散入妙耕锄。

醉中何畏恬噪语,笑仰朝阳守一庐。



六、<寄两博五硕毕业>

小燕南山笑自鸣,芬芳一夏尚分明。

陶令新诗风前赋,伯牙古调腕底烹。

青鸟几时四海客,长风何处九州盟?

几株淡雅捎千里,莫为迷路做戚声。



七、<感人才引进>

门前香桂幻精灵,过往喧嚣列画屏。

渐起宫商曾缱绻,初开豆蔻未消停。

奢华寂寂秋心淡,过往频频玉色伶。

世味难谙无欲处,徘徊小径待双星。



八、<期《转化医学联合实验室》成立>

莫道秋光隐绿苔,芽心盈寸悄然开。

浮云舒卷歌清雅,金蕊流霞舞秀媒。

影共波光明月意,心随云迹百香醅。

何需能解桑田改,留得情怀岁岁栽。
统计信息

已有 1379441 人来访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