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两千不务正业时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qitang

博文

答网友问: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特色?

已有 2785 次阅读 2016-4-19 13:45 |个人分类:答网友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答网友问: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特色?

2012-06-21 12:06xihujianke | 分类:哲学 | 
2012-06-21 15:10提问者采纳
 
首先应该明确:“马克思哲学”中从来没有使用过“生成性思维”这个词儿;这个词儿,实际上是某些人杜撰的一个词儿;用以在自己的所谓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来“概括”马克思哲学的所谓“思维特征( 或:特色)”;其目的在于: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学说”这样一些官方提法做理论上的解释( 或:注脚);或提供所谓哲学上的理论依据。把马克思哲学的思维特色说成是具有“内在生成性”的思维,其用意是想说:“马克思哲学”具有“自我生成”的能力;因而其理论具有“内在的发展动力”,所以,它才有可能是“与时俱进”的。

大体是这样说的:

谈华伟:《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的特色》(《金田》 2012年02期)【马克思为我们所提供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结论,而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此种思维的特点是:以人的生成为出发点和最高诉求,以回归现实生活为致思趋向,用生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它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马克思的某些具体结论也许会过时,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是科学的。具体而论,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不是什么政治学的、经济学的、甚至是哲学的结论,而是经由这些结论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真正具有当代性的也正是此种思维方式。】;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06期 )【近代哲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科学主义世界观 ,从马克思开始 ,西方哲学出现了由科学主义世界观向生活世界观、由本质主义向生成性思维的转折。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 ,其特征为 :重过程而非本质 ,重关系而非实体 ,重创造而反预定 ,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 ,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 ,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由于对生活和生成的不同理解 ,现代哲学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成观 :现代西方哲学所理解的生活世界主要是指人的日常生活 ,其生成性思维只见生成的非确定性 ,“遗忘”了生成的确定性 ;而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 ,生活世界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 ,生成性思维则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简而言之:“马克思哲学”中从来都没有使用过“生成性思维”这么个术语!是某些文人想当然地使用的一个词儿。——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或事实依据可言!

      课堂上,他就姑且那么一说,你就姑且那么一听,不必过于纠结于此。

“马克思哲学”,在思维上的本质特色是“批判性思维”,而且是批判现实的。由于要“构建和谐社会”,故言“生成”,不言“批判”。以为:“生成”属于“正能量”;“批判”不是。如是而已……

您这么想就好了:

凡是写这类文章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坚持“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过读这些人的文章,您会觉得:他们在写这些文章时,其思维方式是他们所描述的那种“生成性思维”吗?如果不是,您会做出什么样的“结论”?生活里,能够展现可以概括为所谓“生成性思维”的东西也有,比如:造谣者(或谣言流转中)的思维方式,也颇能展现:“以人的生成为出发点和最高诉求,以回归现实生活为致思趋向,用生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的思维特色。

中国老子的哲学、儒家哲学,其思维方式或许也可以概括为“生成性思维”。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离开了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这样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马克思墓碑的下方,刻着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名言:“以往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提问者评价谢谢!
 

海瑞两千   | 来自团队 大家的团 | 十二级 采纳率71%

 

 

 

缪斯社区一位对“马克思哲学”基本还是一”生瓜“,连起码的“阅读能力”都让人觉得有些问题的后生——在科学网具名:吴跃华,还煞有介事地引证说:

1、【有学者指出,“我们把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来观照人与事物的思维方式称之为生成性思维方式”。(易小明,《本质的生成与生成的本质》,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2、【我稍微查了一下文献即得二则:“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31页)……】



1、“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来观照人与事物”无非是说:“不是从‘教条’出发,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来观照人与事物”,如果说这就是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方式”的特色。那么,数十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就具有“马克思哲学”的思维“特色”了。因为他们的头脑里没有任何‘教条’,一切都是从“智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来观照人与事物”。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的这句话:“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劳动”,而不是什么“生成过程”。——很显然:某些文人是把马克思的“人的劳动“出发变换成了“人的生活世界”出发,进而从马克思哲学字典里抹去了“人的劳动”这个关键词!马克思的意思是: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界(劳动资料)“什么都“生成”不了,而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生产方式之下,“人的劳动”被“异化”了!
3、如果把“人的劳动”这个关键词从马克思哲学字典里抠了去,而后贴上个什么“生成性思维方式”的“特色”标签,那是狗屁的“特色”——实质上是架空了”马克思哲学“!这类研究,无论说的怎么“天花乱坠”、刊登在何等”顶级“的学术刊物上,除了发挥点“阿世”的功能,为现世的某种”意识形态“抹粉之外,几乎没有多少理论意义或学术价值!不客气地讲,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个领域里,“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不在少数。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马克思仍在世,以他的思维方式,一定不会写此类文章:《“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07975-971170.html

上一篇:信徒(外一首)
下一篇:提高译文质量的12种方法
收藏 IP: 106.117.30.*| 热度|

1 谢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