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看“课外书”的乐趣 精选

已有 8426 次阅读 2023-9-20 21:11 |个人分类:我的故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微信图片_20230919165247.jpg

[照片由本人父亲提供]

据统计,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我说不清楚自己每年的阅读量是这个数字的10倍还是20倍,因为自己没有刻意去统计。但读书,是我从小到大的一个习惯。

(一)

小时候,我读过几本长篇小说。但是现在,我不喜欢读小说等文艺作品,因为觉得时间不够,而且小说和自己的工作、生活没多大关系。更何况,小说中出场人物多的话,我感到读起来有些“烧脑”。这就好比,虽然有时候我也会看电视剧碟片,但看到后面,忘了前面讲了什么,从而感叹:时间消耗了。

我喜欢读一些“实用”一点的书,比如新闻学教材(含新闻学理论、采访、编辑、评论)、研究生教育(含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展、导师指导方法)、思想工作(含网络育人、课程思政、辅导员工作)、实用写作(含网文写作、公文写作)、时间管理和人际沟通、管理方面的书。有时候,我还会看一些篇幅不长的名家散文以及非虚构作品集,以学习写作、欣赏写作。

(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看新闻写作的书。看这种书,并非完全是为了写博文或者为报刊杂志写稿。看这种书,是因为觉得这些书能够读得下去,或者说我对这些书感兴趣。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看了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采访教程》、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刘志宜《新闻写作技艺十讲》、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郑东兴等人《报纸编辑学教程》、邓利平《报纸编辑学》、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材》、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

我还读了不能被归入“新闻学教材”的其他书,比如梁衡《梁衡新闻200句》《文风四谈》、曾繁旭等人《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南周书院《南方周末写作课》《南周评论写作课》、李梓新《非虚构写作指南》、杰克哈特《故事技巧》。

我还浏览了一些新媒体写作的书,比如《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终身学习——让人生有很多可能》。不过,这方面有严肃知识含量的书真的不多。关于新媒体写作的书只是在传授所谓的技巧,但种种技巧“君子不齿”,也很难学得会。有时候,我在想:我在科学网博客写博文,还需要刻意学什么技巧吗?

我还通过听网课,了解到一些非虚构作家,比如约翰迈克菲、何伟、盖伊特立斯,也买了他们的书,但暂时还没有时间阅读。

(三)

微信图片_20230914224238.jpg

我的书架上,竟然也会有同样的书。比如,我买了两本一模一样的《时评写作十讲》(作者曹林),一本放在家里,一本放在学校里。我还买了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第六版、第八版。

无论是读同样的书第二遍、第三遍,还是我在不同版本的书上用荧光笔涂写,我每看一遍,在温故的基础上,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收获。比如看了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第六版、第八版,确实有收获。

在选书方面,我注重内容、写作方式、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我的接近性,并在意书的可借鉴性。这是我衡量书籍是否有价值的标准之一。

举个例子:李萌《辅导员梦工厂》是作者微信公众号推文汇编成的。作者以一个体制内人士的身份,讲解了辅导员职业技能和各种注意事项,还把他申请项目的申报书和进展报告放在书里。我在这本书的扉页用墨水笔写下:

“这本书不是谈话记录,而是有很多关于职业发展的所思所想。辅导员,做的是学生的工作。但是,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是上级,是辅导员群体(同事、同行),是学生家长,也是自己。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业余生活和职业发展。辅导员的工作是立体的。”

再比如,何真《时空战略》讲的是上海马戏城“时空之旅”杂技表演带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这本书的内容和我有“接近性”,因为我看过“时空之旅”杂技表演。看了这本书,我就对“时空之旅”幕后的故事有了认识,从而获得一种“通透感”。

赵勇《浦江一湾》介绍了上海新江湾城(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的“前世今生”。我平时看到的都是新江湾城发展后的样子,有图书馆,有体育馆,有公园,有很多楼房,也有好几所学校。而《浦江一湾》则介绍了新江湾城的过去和开发的过程,使我对这一建设过程有所了解,从而体会到建设和创业的不易。看着书中一张张的照片,我有了“通透感”。

我还喜欢收集一些合集,并“幻想”着能够有合集收录我的文章。比如,手头有《智者不惑——科学网博文集萃》《流动的科学:科学网2008博文集萃》,我还在网上买到一些科学网博主的博文集。我还买了几本辅导员博文集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的论文集。看到手头的研讨会论文集,我想起自己曾经自费到昆明参加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提交了论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公开出版。想到这样的“青葱岁月”,我不禁感慨:真不容易啊。

我还喜欢看一些工作案例集。有时候,在社区中心或者别的地方,我能拿到没有出版号的内部资料,就是工作案例集。虽然文章还没有达到出版的水准,但我也把工作案例集拿回来浏览一下,看看哪些文章写得好,哪些文章写得一般。如果整本集子的质量确实一般,我就会把它丢弃。而如果哪怕有一篇文章值得保留,我都会把整本集子留下来参考。我绝不会抄袭借鉴别人的文章,但我需要了解一个大概,需要了解“行情”,即别人是怎么写作的。

有时候,我还会开展“专题阅读”。比如,最近我在为一家杂志写一篇关于青少年阅读的文章,我还专门用手机APP买来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和有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书。虽然我小时候看过这两种书,但是在写通俗文章时,还需要重新看一下,哪怕我只是在文章中提到这两本书。大半年前,我还参加了“老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作用发挥”的课题调研,我特地网购了一些相关的书籍。

还有“怀旧阅读”。我用手机APP买了小时候读过的《祝你成才》,还找出了几十年前秦牧的散文书《艺海拾贝》,重温几十年前的阅读,居然还能够想起几十年前读的句子。把旧的书重新读一遍,能够用现在的视角、现在的知识重新理解过去的书,从而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目前,各方面工作压力已经非常大了,晚上、周末、寒暑假和国庆长假,正是读书的好时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403256.html

上一篇:讲授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程的点滴体会
下一篇:生活如河流,把杂事、无用功和矛盾像碎石般裹挟着向前……
收藏 IP: 101.87.209.*| 热度|

12 卫文强 阎新龙 胡泽春 孙颉 谌群芳 吴斌 郁志勇 郑永军 鲍海飞 晏丽红 杨正瓴 陆仲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