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ia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xia2011

博文

用“解剖学依据”去衡量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进步性是偏颇的

已有 2542 次阅读 2012-7-23 14: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医学, 解剖学

西医对于人体的研究,采取从整体出发,也就是抛开表面然后打开人体的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向内深入研究结构,在结构的基础上探索人体功能,是一个逐渐深入微观领域的过程,可以说收获颇多,似乎远远超越了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但是,对于只有在整体层次上才能出现的功能,比如感觉意识,就采取了放置一旁的方法。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以结构求功能也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是,器官解剖虽然形态不同,也有明显不同的分工,但是,相互之间并不完全独立。肺脏非呼吸功能的发现,就打破了器官解剖的界限。也就是细胞学研究发现,肺泡和支气管有许多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而不是单一的“肺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再加上肺间质之中的细胞,共有十几种之多,使肺脏除了呼吸功能之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内分泌代谢、水电解质平衡、心脏血流调节等一系列的功能。肺脏的疾病可以影响全身,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也可以影响肺脏,它已经不能用单一的“脏器解剖”概念来解释了。其他的实质脏器也与此相似,心的非循环功能、肾的非排尿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发现。反中医人士以器官解剖的精确性,说中医“不具备谈论人的资格”显然是拿盖伦时代的器官解剖知识,来评价中医,是落后的观念。
以结构推测功能,在细胞层面上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不同器官、组织的细胞还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当深入到细胞内的时候,就出现了与“以结构求功能”方法愿望相反的结果,所有的细胞核都含有同样的基因,不同细胞之间细胞核的区别不见了。不同细胞只是细胞整体功能的一个分工,而不是不同细胞的基因结构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细胞所以功能不同,是因为基因调控过程之中,某些基因经常处于工作状态,而大部分基因并不工作。
细胞基因的这个特点,充分说明了生命是整体生成的,而不是分步合成的,不是局部决定整体,而是局部可以影响整体。局部的特征,在整体上不一定有所表现,而整体特征是整个生命体外在的表征,是整合了各不同层面的微观变化之后所表露出来的状态。
中医学对于人体的研究,虽然采取的是研究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方法,但是中医对于人体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当然这种了解是器官水平的了解,而不是细胞水平的研究。也就是说,中医的脏腑“实有其物”而非凭空杜撰。而且五官九窍、皮毛、肌肉、血脉、骨骼都是客观实在;饮食、水液、呼吸、气血,确实存在“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
并且中医学的“脏腑解剖”,也不是分析、还原的方法,而是整体联系的方法。比如,人体的呼吸,中医不局限在肺,而是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呼吸的完成,需要肺与其他脏腑互相配合,是一个整体协作的关系,而不是局部独立完成的功能。当身体不健康的时候,也不是单独一个脏腑的事情,而是整体失去平衡,互相影响才发生了病变。因此,有五脏六腑痹、五脏六腑疟、五脏六腑咳。中医学看重的是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整体观的研究方法。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是科学的,符合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
比如,中医学把精神与身体的形质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形神一体,以神为主。把精神意识与五脏相联系,称为“五神脏”。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生理状态下,人体的精神始终驾御着形体;在病理状态下,每一个不正常的状态都能被察觉。中医“五神脏”的理论,在整体观上使中医的认识论,与中医的实践论,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贯通一气”,是一个完美地理论体系。
为什么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的描述会“大致不错” 呢?关键是在脏腑解剖“实有其物”的基础上,中医对于呼吸、饮食、水液、血气、体温等生命现象的代谢调节,都做了大致正确的观察、研究。因此,中医学远不是反中医人士所认为的那样玄虚、混乱,而是借助于整体研究方法,避免了机械唯物论的局限性,形成了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认识。
中医学着重研究整体所表现的证候,不是肤浅的东西,而是动态地反映着整个代谢的状态。证候主诉是人类所独有的功能。比如,我们到市场上去买东西,挑的、看的都是物体的表面,但是你买的都是整个物体,而不是单买一个皮回来。苹果、桃、梨、西红柿的外表不一样,也就说明它们的整体不一样,而不是仅仅外表不一样。当然,人们运用外表研究方法的时候,对于物体的内部不是完全不懂、不了解,而是经过反复验证体表与内在的联系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研究方法。因此说,研究表面就是研究整体、研究全部。
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有诸外,必根诸内”,是表里如一的关系。研究人体表面表现出来的证候,就是研究整个生命的健康状态。
个别学者认为 :中医理论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成的。当时的文化条件、技术条件不允许你像现在对解剖了解得那么细 。
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并不代表中医理论是落后的和错误的。中医理论的来源就是体悟、体证和实践积累, 藏象学说等绝对和解剖没有一点关系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6601-594941.html

上一篇:李铭拍马屁的功夫确实不怎么样
下一篇:颈椎病的六经辨治
收藏 IP: 61.161.146.*| 热度|

1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