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清
得诺奖不应成为科学家的动机 精选
2021-10-6 20:11
阅读:4486

每年的诺奖季,国内众多人士似乎患上了诺奖焦虑症,为“花落他家”而捶胸顿足,以至于有些人建议我国应采取特殊措施以冲击诺奖。的确,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每位爱国之士都有让自己的民族凭借科技实力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愿望。

然而,焦虑无济于事,采取特殊措施冲击诺奖也并非“灵丹妙药”。这是因为:

1)科学发现具有偶然性的特点,这靠“计划”不行,因为没有人能预知何人、何时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能力;

2)科学探索之路并非坦途,从新认识、新学说等的提出到证实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

3)如果确实是意义重大的原创成果,从被别人注意、认可到推荐也并非易事,这意味着原创者得活的足够长;

4)即使做出了这样的卓越成果,能否得诺奖还有运气成分在内。

因此,要想未来隔三差五得诺奖,除了科学家以“好奇”与“求真”为内在动机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索以做出一批卓越成果作为储备外,别无他途;当然,为保障这种单纯动机的努力强度与持续性,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科研评价体系不可或缺。

我国科学家有责任以自己超前的思维、不懈的探索、扎实的工作,获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卓越成果,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但把得诺奖作为科研动机与目的,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和危险的,正如诺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和丁肇中分别所言:“要想得诺奖,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为得诺奖而工作,而是只专注于做你能做得最好的科学;一个做科学家的人,为得诺奖来工作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以得诺奖为科研动机与目的,必然自感鸭梨山大而惶惶,身受沉荷而惴惴,不能充分施展手脚而掣肘,如此或会陷入绝望之境地,甚至发生不测事件。在这样“包袱”加持的情况下,科学家大概率首选短平快的跟风热点研究,冀有万一之得。然而,毕竟低垂的果实已几乎摘完,科学家想以此取得卓越成果无疑于大海捞针。更糟糕的是,这样长期下去,科学家难免陷入捡漏补遗的低层次科研活动,逐渐丧失原创能力,脱离寻求“宗”之真理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价值的初衷,导致不能做出可传承的重大原创成果。显然,若没有这样的成果,科学家不可能接到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话。

如果我国一大批科学家瞄准科学难题迎难而上,不理会各种“噪音”,不关心眼前的功名利禄,以做出卓越原创成果为目标,则功到自然成,即使个人不以得诺奖为目标,来自瑞典的电话也会鸣响;即使因为运气不好,在世的科学家虽做出了这样的成果但没得诺奖,地球村人民决不会吝啬赞美之词;即使过世了没被授予诺奖,在人民心中的丰碑如牛顿一样将永远矗立。

如果在未来N年后的诺奖季来临前后,几乎没有国内科学家预测谁会得诺奖、关心诺奖得主的趣闻轶事,即“他评他的、我干我的”,这意味着我国已具备了丰厚的原创土壤,一大批科学家已做出了诺奖级成果且因而有了强烈的自信,那时我国的科研实力必将称雄于世界,诺奖焦虑症也将不治而愈,甚至得不得诺奖都将无关紧要。

参考(略)

相关专题:2021年诺贝尔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30696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