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利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yongli800

博文

写给一名研一学生的信 精选

已有 10444 次阅读 2010-1-3 08:16 |个人分类:师道杂陈|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前几天收到一封研究生一年级同学的一封信,她原来在我们实验室做的本科毕业论文,后来考到一个人人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读研,是一名比较优秀的同学。信中表述了她的迷惘和无助,于是我迅速给她写了回信,信写好后自己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索性把它贴到博客上让大家借鉴借鉴吧!

下面是学生的来信

尊敬的鲍老师:

    您好,时常会想到您又总是忘记可以给您写邮件。我这学期选修了免疫学,还是每周四上午上课,所以总会回忆过去学免疫的情景。我一直很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从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时每次参加组会后我都会受益匪浅,自己想问题总是很简单,看懂了就以为什么都明白了,但一经您讲解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现在还没有做实验,只是上课,所以挺清闲的,有时闲得心里不安。导师不是很严厉,没有正式的组会,没有固定的课题,也不会给我安排什么任务,只是随便让我看看文献,所以觉得很难得到他的教导。本以为来到这里会很累,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想念李老师和您,我希望自己当时留下来,很怀念那里的一切。

    。。。。。。。                                                                                                                   

                                                                                                 

    以下是我的回信

XXX,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很高兴!同时也为你现在的情绪所担忧。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点,每一个师也都有自己带学生的方式。就好比教小孩学走路,有的家长可能会先扶着,陪孩子一起走,之后一点一点撒手;有的家长可能会在目光所及的地方放上一点吃的,让孩子自己走过去拿;还有的家长可能会把你放到外面,任由你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然后自己学会站起来走路。这三种方式分别适合不同的同学。第一种方式,是大多数导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对于刚踏入科研这块领地,自主性还不是很好的同学,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同时也有弊端,就是他很长时间都会双腿无力,自己走不好;第二种方式,是大学问家惯用的方式,对学生来讲,最初会有困惑、无助的感觉,但好在还有目标,想不被饿死就得向着食物前进,于是在漫漫求索中,终于自己站起来学会了走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自主性较强的同学;第三种方式,是没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导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尤其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导师中较为常见,对学生来讲,会有被世界遗弃的感觉,但每一个学生都有最终的目的,就是毕业,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时候就需要自己把握方向、把握原则,有的同学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对科研的热情消失殆尽,有的人则从此成长为一个会独立思考的科研工作者,也就是“置于死地”之后,是“后生”,还是“死亡”,全凭个人的信念、个人的精神定力。看你导师的情况,可能属于第三种吧!这种情况靠自己的地方更多一些,要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监督自己,这样熬出来了,你就是好样的,而且你在这个期间所学会的东西,不仅仅是科研,还有更多的东西,这对于你今后踏入社会、独立工作会比较有益。所以大可不必为现在的现状而沮丧,我相信你是一个可以自己学会走路的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239-283786.html

上一篇:回首我的2009
下一篇:你计算过养育子女的投资回报率吗
收藏 IP: 202.198.137.*| 热度|

12 李芹 储成才 杨绪洪 陈儒军 李学宽 高建国 申瑞杰 张水 鲍海飞 杨延丽 左正伟 李毅伟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