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
在《基准》和《纲要》之间 精选
2016-5-6 09:47
阅读:10999
标签:基准

   看见了陈学雷等博主写的 "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一些问题的意见", 面对官方文件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对这些学者表示敬意。我认为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行为,应该写入《基准》中:公民应该理解科学家应该有、也需要有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和自由;但一个教授、专家的说法和看法,并不能保证他(她)观点的正确性,因为如今胡说八道的教授多了去。基准》这类会影响全民的文件,各种“家”们较真点比较好,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文山杰伦语)。差点又跑题了。

  《基准》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一个次级文件,需要在《纲要》的语境中讨论《基准》才有意义。《纲要》第六段“组织实施”中第二条“监测评估”明确说明:“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基准》。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略目合我国国情,借国外相关经验和成果,围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内容,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并《科学素质纲要》的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基准》的出现,是《纲要》的预定目标;前者的功能,是要提出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内容,并为了下一步的量化评估、统计检测提供一个衡量尺度。它的最终形式,是产生一个500道题的题库,并以这个题库内容来做抽样调查,监测评估《纲要》的实施情况以及公民科学素质的变化状态。

     《基准》的条款,感觉写得很拙,费力不讨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从10(39)到18(95),是有关数、理、化、天、地、生、人(生物人)的知识。这些知识,大体上是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内容。作为一个监测公民科学素质变化状态的依据,这56条可以简单用一段文字来表达:中国公民应该掌握12年义务教育中有关数理化天地生以及人的教科书基本内容。在这些内容上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抽样调查题目,只需要从中小学课本中合理选择相关内容即可。真正需要花力气的地方,是《纲要》中涉及的内容,比如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大力推广科普,等等。为了制定一个量化评价的基准,一些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被挑出来作为构成考题的参考点,就出现了问题:怎么挑,谁来挑都会有争议。比如“18)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知道基因工程干细胞纳米材料热核聚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什么不把知道“阿尔法狗”也包括进去?这阿狗既和中国文化有关,又和最前沿的计算机科技、人脑研究相关,它所代表的内容,比上面列出来的内容都要重要。但这只是一个围棋爱好者的看法。总的感觉,这26132点,有些确实写得不够好。很多问题已经有人提出,尤其关于物理部分,已经被人挑剔过了,就不多说。我举两个例子,从不同角度来讨论:

     第一,在第三条“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下,列出了第十二点: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知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话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别扭。它像是对一个拿人做实验的人在说话。实验员也是公民,但他们不等同于公民。更好一点的表达是:“任何成为人体实验对象者或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清楚他们有权事先知道、也必须被告知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表达,在公民层次上更有普适性。此外,这一条放到“了解人体生理知识”下去更好,我不觉得它具有“科学精神”或者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的属性。

     第二,在“8.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下,有“(32)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是个经典,在科学网上讨论过很多回合,尤其在科学网早期。从文革过来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的提出,在当时是个政治命题,为了摆脱两个凡是和传统路线,换轨摸着石头过河,它不是一个科学或哲学命题。从逻辑上说,如果我“真理”在握,为什么还要去检验它?如果手中握有真理吃饭还会有问题,这个世界谁都不要再混下去了。之所以要检验,说明我不确定手中握着的是否是真理。这个陈述更合逻辑的表达是:实践是检验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的唯一标准。尽管这个陈述也有问题,比如什么是“实践”,什么“为真”等,这里就没有必要去细究了。只想说它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逻辑上是不同的。老百姓吃饭这个实践,检验了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两个“理论”,哪个是能让人们能吃饱饭的“真理”。其实两者都不是真理,但知道二者之一谁更好点,这就足够了。把“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条写进《基点》,是政治正确的简单省事偷懒做法,和“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的期待有些不一致。

     《基准》作为对《纲要》的监测评估作用,只是一个方面,它让人能够从题库中出的题,了解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的公民人数变化了几个百分点。我觉得这种监测不重要,或者说是一个次要内容。更应该做的,是对《纲要》中的各种过程进行监测评估。比如:义务教育的普及范围变化,师资力量和质量的改善程度,科普宣传做得怎么样,地方财政花了多少钱,钱都用到哪儿去了,等等,这些才是问题的实质。这些被监测对象的实施,最后会产生社会效果,好的结果是上述答题对了的百分点增加了,坏的结果是百分点降低。但等到那个百分点降低时再去理论,社会代价就太大了。

     《基准》的某些内容出现争议,和《纲要》内容有关。除了一些条款上的错误和不准确,我觉得《基准》和《纲要》之间有脱节现象。最大一个原因,是后者中很系统地说了要做各种事情,但恰恰对最基本的概念“科学技术”定义不清,也许根本就没有办法定义。《纲要》中是这样说的:“公民具基本科学素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用它们处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的能力。”这个可以看成是《纲要》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和定义,但不是对“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定义。当“科学”和“科学技术”是什么没有明确定义时,在《基准》中塞进各种东西都是有可能的,出现有关“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争议内容并没有犯规。这些内容也是一个特定历史文化中人和自然相处产生的一种认识,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矇昧状态的知识,说它的好坏优劣似乎都没有到位的论据,但它是人类文化内容的一部分,归类到人文素质的内容更好。执笔写出《基准》者的观点,会在不确定的“科学”概念中发挥作用,尤其前提是“公民科学素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所以,写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至少可以从文字上体现中国特色。我好奇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基准》要出题来监测了,作为社会对科学技术要求的一致性,教育部是否该考虑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直接写入中小学课本中?这样能更彻底、广泛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和过去的一些争论一样,我觉得中国社会中,哲学家,或者更具体一点说科学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明显存在一种分裂,互相不买账。我曾经说过中国的科学哲学家很少参与科学研究中的实战,并从其中发展出自己的新鲜观点。另外一方面,从这个网上也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家对科学哲学的了解也很有限,很多人在谈论科学时,都把简单化的卡尔波普耳证伪学说,视为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而不知道波普耳学说受到的批判。这个现象,有它的历史原因,就不多说了。如果中国的科学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能融合,进入一种热核反应式的问题讨论,比冷战似的分离敌对要热闹,也更有意思,对社会的进步更有意义。但这个看来是一种幻想。最后说一句:不要以为任何事物加上“科学”两个字就好了;好的东西,何苦要受那两个字的累赘,或者硬被加上后,成为真正科学内容的累赘。


相关专题:《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争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孟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97528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