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菌心说”学说——我们为什么会得慢性病?

已有 1805 次阅读 2017-1-3 11: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天上午继续为北京市房山区科协演讲“菌心说”学说。这是去年以来为房山区进行健康知识科普演讲的第五次,也是今年(2017年)的第一次,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能够知道并通过参加为期一周的“柔性辟谷”体验活动,体会到“肠道菌群健康,人就健康”的道理啦。(张成岗·菌心学·柔性辟谷,2017.1.2)


欢迎下载演讲幻灯:


u2w_2017.1.2_张成岗_菌心说:我们为什么会得慢性病?.pdf


2017.1.2_柔性辟谷问答集.pdf


演讲题目:“菌心说”学说——我们为什么会得慢性病?


演 讲 人: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研究员,博导,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内容摘要: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巨大难题,我国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然而,国际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为慢病防控带来积极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往主要集中精力去研究人体基因和蛋白异常导致慢病,而忽视了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在人体慢病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是始动因素。当国际上大量研究不断证明肥胖、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慢病与菌群异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已经通过大量志愿者的数据证明,通过改善人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菌群微生物组学向正常状态回归(基于丰度程度、多样化等指标进行判断),就可以有效解决便秘、实现减肥、显著改善胃溃疡、胃炎以及肠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种慢病。在此基础上并受到中医藏象学说启发,我们提出了“菌心说”学说(http://www.junxinshuo.com),并通过“云医院”模式加速推进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工作。本次报告将系统分析“基因致病论”的不足之处、并充分论述“菌群致病论”的新观点,同时提供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如何将“人菌失衡”的微生物组学状态改善为“人菌平衡”的微生物组学状态之后,从慢病状态实现向健康的逐步转归,尤其是介绍柔性辟谷技术的科学原理,即通过喂饱菌群止饿,只喝水不吃饭,正常工作生活7-14天,体重生理性下降10-20斤、体脂生理性下降5-10斤的科学减重方案,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以食为天”升级到“菌以食为天(饥饿源于菌群、菌群驱动人体吃饭)”等关于人类吃饭的原因找到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将为包括三高在内的多种慢病的防控带来基于微生物组学干预的新方法。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不同的慢病状态与不同的微生物组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甚至是因果关系,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微生物组学有望成为精准医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后续如果能够建立不同慢病与微生物组学的对应关系数据库,而且发展出相应的干预方案,就有可能实现多种慢病的精准干预和治疗。


个人简历:张成岗,男,46岁,陕西白水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电磁与激光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转化医学、心理认知、新药研发、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电磁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和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相结合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亚健康人群(肥胖、便秘、肠胃炎、睡眠障碍、三高等)的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方面、电磁辐射和高原低氧等环境因素对脑损伤与脑保护领域以及心境障碍和精神抑郁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学术成绩,近年来的工作拓展到功能食品研发与测评、胃肠道微生物组学相关领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新医学”理论与“菌心说”学说,并通过“云医院”模式用于指导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的实践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28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80篇,出版专著《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一部,发行11500册;获国际PCT发明专利2项,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受理中发明专利17项;获中国计算机软件版权1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6项科研成果奖励。2011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担任第十届全军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025117.html

上一篇:菌群乱,人罪犯
下一篇:全民对于“肠道菌群健康,人就健康”的“知晓率、普及率”达到90
收藏 IP: 114.249.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