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ngyy

博文

对经络的认识【01】

已有 3026 次阅读 2020-6-11 06:46 |个人分类:中医和养生健康|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经络, 中医, 现代化, 科学


人体经络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到中医针灸师那里试一针,感觉一下经络。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一些原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被认识到。比如量子理论就是在原来已经感觉完美的物理学大厦中发展出来的。而经络在几千年前就被古代中医认识到,而且运用于实际的医疗实践中,被医疗实践证明了。但是在西方狭义的科学观念来看,经络系统不能被以人体解剖为基础的西医直接观察到,当然也不能用已知的科学理论来说明。所以认识经络不仅仅是中西医之间的问题,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将从传统中医对经络的描述出发,希望能够用现代科学概念来描述经络系统。

 

  一、传统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人体经络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传统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中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经络在人体的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传统中医学的人体生命运行的描述、人体疾病的成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都离不开经络这个东西。很多对它感兴趣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一些国外的科学家都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对它进行检测和观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皮肤电阻测试法,分别发现穴位具有低电阻特性。红外线测量法,发现经络在一些情况下有红外线辐射;同位素跟踪法,在一些经络上有循经流动现象等。

虽然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测量人体经络,十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检测出人体经络的实际构成。人体经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直无法用现代科技语言来完整清楚地说明。现在很多人对人体的经络抱否定态度主要也是因为对经络的本质的科学解释没有完成。但是经络的实际作用却是真实存在的,以经络为基础的中医针灸疗法所具有的良好治疗效果不仅仅为中国民众接受,而且已经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承认。所以,正确理解人体经络系统,用现代科技知识来说明它是中医学现代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经络的原始意义:

  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在创立传统中医学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人体经络体系。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很多地方用经络系统理论来论述问题了。

  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就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注意到,当身体的某些体表部位受到尖锐的石头,灼热的炭火,或者荆棘的刺激反而会使体内某些疼痛和疾患的感觉减轻或消失。同时他们也注意到身体内部的一些不适,也会在某些体表部位有所表现,或者在某些体表部位有异样的感觉。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他们积累起一定的经验,学会了有意识地使用贬石、骨针来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或压痛处),或者用火点灼灸某部位的皮肤来解除体内疾病的痛苦,以达镇痛等疗效。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授这些宝贵的经验,他们把这些特殊的体表部位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且取了名字。在有了文字工具后立即对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了记载,在5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些方面的文字记载。

  根据考古发现,到2500年前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古代中医学建立以前,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中国古代对经络的认识就已经非常系统化了。如马王堆出土文献里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都成书于《黄帝内经》之前。此外,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中还有一些关于灸法、贬法等的零散记载。在古代传统中医学建立的时候,经络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中医针灸的经验总结,而且已经发展成为说明人体生命运行和疾病发生、发展和诊疗的重要系统。经络系统理论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经络学说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的体验。第一是针灸体表的一定部位引起了“得气”感觉,并且常有一种异常的感觉沿一定方向传导。同时针灸体表的一定部位的刺激还会影响相关的内脏的运行,从而可能会对某些疾病产生疗效。第二方面是疾病发生时循经症候群的观察。也就是观察到当某种疾病发生时,会在病人身体的相应的经络上有一些表现,如变色、肿胀等,或者有一些疼痛的感觉(循经症候)。并且此种对应关系和第一种效应的部位基本是一致的。第三方面在气功锻炼过程中的练功者本人对经气在经脉中的流动感。

而在人体解剖上古人也只是见到的人体皮肤、肌肉、筋骨和血管(古代也称为脉管),以及内脏,对经络只是感觉上的体验,的确也没有见到实际的物质。《灵枢·经脉》篇中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所以经络的原始含义应该是建立在直观体验上的经验总结。它就是对于人体的运行有明显作用的一些敏感部位和相关的感觉传导路线的归纳。原始的经络体系主要就是由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体验而归纳出来的。虽然古代医学已经从直观体验对经络系统的分布和作用进行了非常系统的了解,并且用于疾病的治疗,但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并没有停留在经络的直观体验上。

  2、经络学说的理论提升:

  到《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古代中医学理论建立时,古代医生对经络体系的描述则已经从直观的体验上升到经络的理论体系。如《灵枢·本脏篇》指出,经络的具体功能是“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经别》篇指明:“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灵枢·经脉》篇更说它的作用是“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是建立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和“气——阴阳——五行”的事物运动描述体系。同样对经络体系建立的经络学理论也与其它中医学理论一样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如经络学理论中对经络对人体内脏的作用描述就是依据五行脏像学说来的。

  现在,中医理论书中对经络的描述是后人的理解基础上的经络,实际的原始意义的经络描述应该在中医典籍中去寻找。《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中有一段:“黄帝曰:厚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岐伯答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在这一节中黄帝问到:内藏的形态和运行和经络的情况有关系,内脏的形态和运行情况与对应的外在组织器官的形态也有直接的对应,那么对应的疾病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岐伯答到:看外在组织器官的形态可以知道对应的内藏的形态和运行状态,也就可以知道所发生的疾病了。注意这里的内藏是传统中医学的五行藏像学说的五藏,而不是完全直接对应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内脏。所以这里证明古代中医就是通过看外在组织器官的形态来推断疾病,并且应用了五行藏像学说来说明五藏与疾病的关系。这就是运用了黑箱方法来诊治疾病。

  在《黄帝内经,灵枢,经水》中有一段对话更加有此意识,“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我们知道在《黄帝内经》中,黄帝是医学的学习者,而岐伯是真正掌握医学知识的学者。黄帝对于一些看法是他自己的学习体会,只有岐伯的解释才真正是代表医学的思想。从《黄帝内经,灵枢,经水》这篇对话内容可以知道当黄帝学习了经络理论后希望知道经络和内脏的具体情况。医生岐伯就回答他道:你看得见天地,你能够度量天高地厚吗?你可以直接度量人体的外在形态,也可以解剖死人看到内脏。但是对于那些说明经络运行的具体情况是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了解一个大概。在具体的经络治疗方法是需要根据情况来改变的,不能有固定不变之方法。在本篇后面的对话中,医生岐伯又对各条经络的循经感觉路线以及和内脏的运行状态的关系做了具体的说明,但是根本没有针对黄帝的提问对经络给出什么具体解释。最后医生岐伯特别强调:经络针灸治疗应该“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因此可以知道,经络完全是一个说明人体情况的比拟模型,用经络系统来诊治疾病就是一种黑箱方法。虽然在中国古代医生没有提出黑箱这个名称,但是他们的确正是以这种科学的方法在发展中医学,以黑箱方法来描述和说明那些在实践中得到的经络的直观体验。所以传统中医学的经络理论是依据经络功能的黑箱模型建立的。如对于经络的气血传导功能并不是真正有气血物质沿一个什么经络通道传输,根据现代医学实验,经络刺激的确有对身体的的物质(包括血液,体液,营养物质,免疫物质等)的流动情况有直接影响。为了说明这些影响情况,传统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通过黑箱方法建立了经络体系的黑箱模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013-1237343.html

上一篇:信号、信息和知识【07】
下一篇:对经络的认识【02】
收藏 IP: 108.70.97.*|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