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可在单一的“雨涝”与“雨涝过程“基础上创设“涝雨”进行区分

已有 4202 次阅读 2017-11-20 12:03 |个人分类:水文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在,“雨涝”与“雨涝过程”的说法屡见不鲜。雨涝的概念也有广义的与狭义的,广义的甚至包括洪水。狭义的雨涝通常是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被淹没或渍水的现象。

  《中国大陆雨涝时空特征》(2017)一文称:“雨涝是指长时间降水过多或区域性的暴雨及局地性短时强降水引起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或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气象灾害。”

  现有的、仅考虑气象因素,实际上仅有降水的单一“雨涝”无法区分地面的实际积涝情形。因地形地貌、地面高程、排水能力等差异,同样级别的雨水在地面成涝的程度往往有明显不同。

  用现在“旱涝”表述的关于干旱的“旱灾”(drought)“旱区”(aridity,arid region)类比,旱区未必总是有旱灾,涝雨虽然在气象上具备成涝的条件(比如落在水平的不透水地面上),但在带有坡度、下渗能力良好、排水能力强大的地方,未必形成内涝。

  按目前的使用情况,雨涝一词主要是气象部门在使用,在我这个水文工作者看来,这个词将暴雨与内涝字面上混为一谈,而现有的绝大多数“雨涝”研究论文(此处重点强调各类定量研究论文,如各种雨涝指标与指数)都仅研究了降水这一个因素,根本没有涉及地面积水状况。当然,我只是从科学严谨性提出想法,并不反对一般性地使用“雨涝”这个含糊的词。“涝”的成因,只有降雨一个因素,水利工作者以前多用“内涝”、“积涝”等。我目前主要见到气象工作者爱使用“雨涝”,我不知道水利工作者是否喜欢这个表达,更不知道排水工作者对“雨涝”的看法。

  我搜索了知网中所有标题带“雨涝”的论文,发现现有的“雨涝”定量研究基本上都仅涉及降雨量这一个因素。我总觉得,脱离地面特征的“雨涝研究”不接地气。按传统的水文气象分工,天上下雨地上流,雨水落地前归气象,落地后归水文。雨是气象部门研究的对象,而“涝”已是传统的气象因子鞭长莫及了。

  同样的一个词“雨涝”,气象工作者一般只看到“雨”、只研究雨,水利工作者可能主要看到“涝”。气象与水文的交叉与融合,在欧美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国内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虽有进展但仍待发展。

  简单地说,“雨涝”一词是说的“雨”和“涝”两回事,而“涝雨”可看作降雨量大、可能形成内涝的降雨。至于是否成涝,那还要看其他条件。

   说了半天,其实一句话:现有的不少标题带“雨涝级别"与“雨涝指数"的文章,其实只是“涝雨"研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雨涝综合研究。

   关于“涝”,在中文“旱涝”组合的含义上,往往指雨水多,对水文水利中的“洪、涝”并不作严格区分。不少“旱涝研究”中的“涝”往往包括洪水,对应的英文摘要中也常常译作“flood”。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1086029.html

上一篇:水文学“Nash Sutcliffe效率”英文简称是NSE,常混用的ENS系误用
下一篇:国内外“洪”(flood)-“涝”(waterlogging)内涵与界定的分分合合
收藏 IP: 112.80.71.*| 热度|

4 刘永和 檀成龙 尤明庆 郭新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