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P设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csys 没有逆向思维就没有科技原创。 不自信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博文

类脑计算之理解

已有 7967 次阅读 2016-4-15 09:44 |个人分类:计算机核|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动态计算机, 类脑计算

类脑计算之理解

姜咏江

今天下午CCF YOCSEF报告会:类脑计算(415(星期五)14:00-17:30报告会将要举行,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大事。

中国脑计划主要属于计算机领域?医学领域?还是计算机医学相互结合的领域?但就“类脑计算”来看,这一定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问题。

其实计算机的类脑计算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而是在计算机诞生的时刻就人为地展开了。我们都知道,蒸汽机的诞生开创了人类用自然力代替体力劳动的时代,而以计算机诞生为标志,又开创了用自然力来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时代。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计算机称为“电脑”。从这方面来看类脑计算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我们是人类。从计算机诞生到今天,大家都清楚,至今为止的各类计算机尚不能够象我们人类那样进行思考。因而计算机尚不能够象我们本身那样,完成众多的脑力劳动问题。让计算机能够“思考”,我想这应该是当今类脑计算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人类能够思考(动物大概也会),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按照现在的观点,主要是人脑的结构。记忆是人脑工作的基础,能够对记录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最终形成决策,这是脑工作的特点。正是仿照脑工作的特点,冯·诺伊曼才将计算机的逻辑结构分成了5部分,即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这种逻辑结构是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综合概括,至今为止的任何计算机设备都可以归结到这5个组成部分之中,因而在计算机结构中,提出什么“颠覆”“扩展了”冯·诺伊曼结构,基本上都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已。

将以通信手段把计算机互连起来的网络,说成就是计算机的人,不是概念不清,就是另有所图。尽管这个提法来自国外,其混淆概念的特征着实显而易见。网络如同一个家庭,而计算机就是其中的人,我们能将家叫做人吗?

脑结构类似网络,似乎已经成了学术界的共识。但脑的功能研究,若将地域广阔的网络做为依托,这绝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知道脑是集中在一处的“设备”,因而脑中到底有多少种类型的计算机在互联,以怎样的形式互联,如何快速地有成效地进行信息处理,这应当是类脑计算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

我不反对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去模拟人脑的工作,即使我们对人脑的工作基理并不清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和方法来试图实现人脑那些独特的工作。比如最近被人们热议的人机围棋大战。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战斗,虽然AlphaGo赢了,但也不能断言计算机战胜了人类。因为计算机能够下围棋和人脑的“思考”比起来,实在是太渺小了。AlphaGo的围棋智能谁给的?还不是那些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者!将AlphaGo说得神乎其神就过了。请问,AlphaGo能够自主地对围棋的发展,战斗之后的得失进行思考吗?

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无一不想让计算机成为人一样的机器,这被称作机器人。能够做到这方面成就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机器能够“独立思考”。做为计算机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者,我坚信总有一天,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人会在众多的方面超过具体的人。当人类将计算机制造成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时候,那么人类是做享清福,还是退出历史舞台,恐怕这还是一个不可预知的事情。

将电脑变成人脑一样的东西绝对是计算机科学界的终极追求。如果就用现代的电子电路的技术手段,利用冯·诺伊曼的逻辑构成,丰富其中的各项内容,从而创造出计算机能够象人脑“思考”的功能,这应是目前类脑计算的正路。人脑大概可以用局域网进行仿真,在目前的机器信息处理方式之下,即使达不到人脑的信息处理速度,也值得尝试。

说句不谦虚的话,现在计算机网络结构太不自动化了,因而要让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结构适应人脑的功能,必须从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进行变革。本人十年前就研究出的“动态计算机”,那里人们所说的CPU是由多个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在同一个芯片上构成的(请不要理解成芯片的重构技术,根本是两回事)。动态计算机具有程序自主执行的功能,因而就可以让计算机实现自主“思考”。再次不够自量地认为,这将是类脑计算中用现代电子电路方法实现的一种可行途径。要想电脑变成与人脑一样,这种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模式必须打破。

有兴趣请参考:本人写的《动态计算机的思想方法》一文和《自己设计制作CPU与单片机》一书的1718章。

 

2016-4-1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399-970233.html

上一篇:图01表示的性质及在同构中的应用
下一篇:类脑计算必须放弃传统的OS理念
收藏 IP: 120.52.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