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队员之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毛宁波 生活笔记

博文

勇闯“生命禁区” 叩开深地之门

已有 982 次阅读 2023-10-17 11:09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勘探进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石油报 2023-10-17

      截至目前,柴达木盆地首口页岩油井——柴平1井621天累计生产原油超1.22万吨,标志着盆地页岩油勘探实现战略突破。

  柴平1井是青海油田利用干柴沟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确定的高效探井之一。这个区域的油气勘探突破,有力支撑了英雄岭凹陷页岩油勘探部署,展现出良好前景。

  技术创新攻克英雄岭勘探难题

  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储存条件整体上呈现“薄、多、散、杂”4个特点,油气探明率不足20%。为了将盆地西北部英雄岭地区地震勘探连成片,进一步扩大油气面积,近年来,青海油田部署了干柴沟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当地海拔将近3800米,气压和含氧量都只相当于东部平原的70%,人一上去就头昏脑涨、胸闷气短,加上冬季的严寒天气,施工环境异常艰苦。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青海物探人没有退缩。作为技术负责人,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王永生自项目启动之时就驻扎在工区。面对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的挑战,王永生和团队开启了“战斗模式”,先后拿出5套方案,进行了5轮次论证。最终,形成了以“高密度宽方位+震检组合压噪+井震混采”为核心的极低信噪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克了英雄岭复杂山地极低信噪比世界级勘探难题,资料品质实现从“有”到“精”的突破。

  横波勘探是解决构造成像、提高多储层分辨率的勘探利器。由东方物探公司2256队承担的全球首个大型九分量纵横波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台东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已顺利通过专家审查验收,标志着中国石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迈入多波源矢量地震勘探的新时代。

  横波震源在全球从未这样大规模应用过。为改进施工技术方案,现场技术负责人——东方物探公司一级工程师吴永国,迅速将工作生活转换为“线上+线下”模式,线上24小时不间断与专家沟通,寻求解决方案,线下频繁往返于工地与营地之间。最终,吴永国和团队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一举攻破了关键技术瓶颈,获得全球首份高品质的横波资料。

  近几年,青海油田围绕英雄岭碳酸盐岩、阿尔金山前基岩、柴西碎屑岩、三湖砂岩生物气“四大领域”,潜心研究、聚力攻关,形成了以英雄岭复杂山地三维地震技术为代表的4项特色物探技术系列,地震资料潜力大幅提升,落实的圈闭钻探成功率达到40%以上,在扎哈泉、切克里克、昆特依油气发现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13项成果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2项成果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精细管理提高物探效率

  柴达木盆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人迹罕至,油气勘探区域自然环境极差,社会依托条件极为有限,给青海物探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青海油田在物探工作中牢固树立“精细从严管理出效益、精细管理出大效益、精益管理出更大效益”的管理理念,探索形成了以“1个目标、2个确保、3个明确、3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1233”工作思路。

  针对极复杂山地物理点布设困难、观测系统均匀性差的难题,采用厘米级激光LiDar高精度数据+网格化点位放样,炮点一次布设成功率由45%提高到87%,观测系统属性均匀度由76%提高到96%。

  针对高密度采集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采用安全质量一体化视频和两张照片等方法,为每个激发、接收点建立数字化档案,由专人整理检查、监督抽查,钻井深度和放线质量一次合格率分别达到99.12%和99.53%。

  针对高密度、高效采集项目海量数据特点,按照工序质量评价要求,对外部噪声、检波器埋置、震源性能指标等进行量化监控,做到实时监控、实时整改、实时核查整改效果,地震资料合格品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面对世界级的勘探难题,青海油田物探工作者在难以取得优质资料的地区,建立了“一项目、一试验、一优选”工作模式,由点及线至面开展系统试验,明确影响成像效果的主导因素,为选取最佳采集参数和最优技术方案奠定资料基础。

  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系统分析总结柴达木盆地物探技术应用成果,分类制定各区带及各领域物探技术应用策略,形成了“抽屉式”的技术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批有形化的技术成果。数十项新技术在柴达木盆地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多项成果。

  转变采集方式降低物探成本

  前不久,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Ⅰ号三维表层调查工作结束,标志着柴达木盆地2023年首个极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高效采集项目完成全部野外作业任务。同时,也标志着高原可控震源施工实现全盆地复杂区作业全覆盖。项目也创造了柴达木盆地同类型项目效率新纪录。

  地震勘探项目是一项高投入工程。青海油田物探工作者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积极转变采集方式,提高采集日效,缩短采集周期,实现“开工即高效,高效即降本”的目标。“可控震源施工是解决成本与效率矛盾的重要手段。青海探区可控震源激发占比达到89%以上,实现了高密度采集下的成本受控。”东方物探公司青海物探处处长尹吴海说。

  近年来,青海探区地震项目采集把推广可控震源采集作为激发方式的首选,通过大量利用挖掘机、推土机等专业设备最大限度拓宽可控震源施工区域,可控震源施工实现了由简单地表向复杂地表迈进、由局部推广向规模应用、由滑动扫描向同步动态扫描转变的阶段目标。

  在地震项目统筹运作上,强化项目的顶层设计,根据年度部署,制订详细的年度项目运行计划,优选每个项目的施工最佳时间窗口,全年重点项目“一套资源,连续采集”、重点工序流水化作业,二维项目捆绑穿插施工,有效提升了项目创效空间,项目周期缩短了15%。(特约记者 段国东 通讯员 伍坤宇)

来源:http://center.cnpc.com.cn/bk/system/2023/10/17/030114838.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326-1406214.html

上一篇:【行业新闻】西南油气田物探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下一篇:中国石油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收藏 IP: 114.92.2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