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队员之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毛宁波 生活笔记

博文

【行业新闻】西南油气田物探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已有 1197 次阅读 2023-9-18 14:30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勘探进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报道发表日期:2023-09-18  9月中旬,西南油气田公司传来好消息,由这个公司牵头完成的物探科技创新成果“地震弱信号智能识别与隐蔽气藏群刻画关键技术及应用”,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被4位院士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成果是西南油气田锚定“持续规模增储、加快效益建产”目标不动摇,解码万亿方油气增储基因的一个缩影。

  攻克“两宽两高”采集难关

  智能化助力高效物探作业

  地震采集是地震勘探技术的第一个环节,采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震资料对构造和储层的表征能力。四川盆地盆周地形起伏剧烈、地下构造复杂,导致高陡构造准确成像难;盆内地面障碍众多、不可控干扰源发育,导致复杂储层准确成像难。油气勘探对采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南油气田物探工作者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保障高品质物探原始资料的获取。

  强化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参数设计,满足多层系“立体勘探”。在川中三维地震设计中,充分考虑川中地区储层特点,设计“小线距、小面元、大偏移距”的观测系统,打造“井震联合+节点仪”特色采集技术,实现“无缝、高效”采集,精准解决了复合障碍区浅层资料空白、地下目标成像覆盖次数不均匀的问题。全力提高采集施工效率,平均采集效率提高了600炮/天,大大降低了高陡复杂山地排列布设的安全风险。

  推动地震采集业务数字化转型,助力“采集点”精准布控。公司自主研发基于高精度遥感的GMShot软件智能布设,在室内就能轻松提取河流、民房、建筑等采集障碍点。通过电子围栏构建和炮检点智能避障,在提高精准布控水平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

  创新信息化管控模式,实现精准质量控制。GIS智能选点技术有效指导“矢量化障碍识别”物理点放样,大幅提高采集质量和施工效率;数字化地震队APP,实时反映施工环节进度及产品质量,实现监控无死角全覆盖。较传统人工资料评价而言,单炮评价软件更加快速、全面、客观,可以真正实现无纸化高效评价。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从大川中连片三维立体勘探设计着手,逐渐将传统物探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通过“井震联合+节点仪”采集、高精度软件布设和评价等智能手段,大力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降低采集成本,逐步实现智能化转型下的物探采集业务创新。

  2022年,南充三维项目启动野外施工后,开炮仅仅43天就安全高效激发超过6万炮。项目指挥赵容容说:“效率这么高,真的有点出乎意料,智能化物探采集技术很关键。”

  创新物探处理解释技术

  新思路破解油气藏识别瓶颈

  四川盆地油气田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隐蔽型储层“看不到、找不准、打不好”,气藏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物探技术挑战,严重影响油田增储上产。为了破解“储层弱信号隐蔽性强、地震成像难度大”的技术瓶颈,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组建了一支以“地球CT师”命名的青年攻关团队。

  资深地球物理专家冉崎带队,通过企校联合开展前沿引领性基础理论研究,进行数百次参数实验,搜寻上万条地震剖面,力求找到隐蔽信号识别突破口。

  不断探路直行,终于破局向前。研究团队大胆打破“压制强信号”的固有思路,开拓创新了以“三维空变子波构建的强反射信号分离技术”为核心的隐蔽型薄储层地震识别创新方法。5000米以深灯影组储层识别精度由35米提高到15米,储层厚度地震预测与钻后测井解释符合率从75%提高到85%。

  这项技术解决了隐蔽型信号准确识别的核心难题,实现了四川盆地隐蔽型复杂岩性地层气藏从“看不清”到“看得准”的跨越。隐蔽型储层的地下空间展布更加“透明化”,井位靶体目标识别更加精确,支撑川中古隆起震旦系-下古生界、盆地二三叠系、川西-川中致密气三大领域井位部署共计200余口,助力隐蔽型岩性地层气藏高效勘探开发。

  擦亮“物探”这双眼睛,是解码万亿方油气增储基因的关键。西南油气田油气资源处副主任工程师张光荣说:“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好比地质学家戴上透视眼镜看到地下油气的分布,让隐蔽型岩性油气藏不再隐蔽。”

  探寻万亿方开发潜力

  一体化铸就三维地震“利剑”

  7月9日,中国石油2023年度国内陆上最大三维地震项目——苍溪-剑阁三维地震项目顺利完成野外采集工作,创造了四川盆地地震勘探单日最高采集效率2708炮、平均生产日效1819炮的新纪录。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大力打造“高精度三维地震利剑”,通过强化勘探开发、常规非常规一体化整体部署,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达2.32万平方千米,攻关形成多层系立体采集、分层系精细目标处理和地质物探综合解释的技术流程及关键技术,在井位部署、水平井轨迹设计、储量研究、产能建设和储气库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面支撑西南大气区建设高质量快速发展。

  西南油气田发现了安岳特大型气田,震旦系-寒武系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建产150亿立方米,对推动震旦系-寒武系勘探实践具有深远意义;落实了蓬莱万亿立方米增储新阵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创新全三维地震层序解释技术,精细刻画川中古隆起蓬莱气区震旦系-二叠系六套高能相带叠置,岩性圈闭群规模大,支撑风险探井蓬探1井、角探1井、东坝1井取得勘探突破。川中古隆起纵向发育灯二段、灯四段、茅口组等六套规模孔隙(洞)型储层,均已获工业气流,安岳特大型气田成为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气田。

  西南油气田在致密气方面,探明天府沙溪庙组千亿立方米大气田,展现开发潜力。应用岩性气藏“双高”处理解释技术,可识别横向宽度大于50米、厚度大于6米的砂体。基于地震地层学和三维可视化的河道砂刻画技术,精细刻画川中核心建产区发育23期河道5.1万平方千米。建立叠前地震AVO属性PG交会含气饱和度预测图版,金秋气田沙二段含气性预测吻合率达90%。高置信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有效支撑井位部署,沙溪庙组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建产25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助推页岩气储量产量双飞跃。页岩气开发对地震成果精度和分辨率要求高,5米断层不识别就可能导致水平井钻井脱靶。西南油气田通过应用小平台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整体实现了米级Ⅰ类储层、米级断层的高精度表征,地震资料主频从30赫兹提高到35—40赫兹,钻井深度误差由1%降低至0.3%,建成了国内首个“万亿方储量、百亿方产量”的页岩大气田。

  西南油气田围绕增储上产目标,打造“四个精心”管理,优质高效组织物探项目实施,全力支撑高效勘探、效益开发,为“上产500亿方,奋斗800亿方”夯实了资源基础。(通讯员 代瑞雪 王轶 杨舒然)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3/09/18/030112774.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326-1403013.html

上一篇:教师节——感谢 祝福 期待!
下一篇:勇闯“生命禁区” 叩开深地之门
收藏 IP: 114.92.2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