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抗根肿病基因适应性演化机制被揭示 精选

已有 4522 次阅读 2022-5-1 10:3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根肿病(Clubroot),被称作“十字花科癌症”,是一种由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通常会导致作物根系形成大量的肿瘤,从而阻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水分,严重者整株作物枯死。十字花科包含许多重要的蔬菜、油料和饲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面积大,影响非常广泛,对稳定安全供给粮油、推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每年约320~400万公顷十字花科作物遭受根肿病的危害,发病严重的地区损失可达到60%以上甚至绝收,因此根肿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从源头选育根肿病抗性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根肿病蔓延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IMG_20190824_171222.jpg

目前发现的根肿病抗性基因大多来自芸薹属A基因组,其中大部分的抗性位点来源于欧洲芜菁。但高质量的抗根肿病(Clubroot Resistance,CR)材料的参考基因组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对A基因组中抗性基因的作用机制理解和育种实践中的挖掘与利用。最近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与沈阳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了“R gene triplication confers European fodder turnip with improved clubroot resistance”的研究成果。利用抗根肿病的欧洲芜菁ECD04参考基因组,解析芸薹属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演化历程,为十字花科作物抗根肿病基因的克隆、标记开发,以及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QQ截图20220501103323.png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选用了具有多个抗性位点的ECD04抗根肿病欧洲芜菁,采用第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结合染色体构象捕获(Hi-C)技术,成功组装了“ECD04”的基因组,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参考基因组序列(图1),并将已报道的28个抗根肿病位点进行了系统地整合,鉴定到62个抗根肿病候选基因,并通过转基因和接菌实验验证了两个位点中的候选基因CRA3.7.1和CRA8.2.4对根肿病抗性的功能(图2)。该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多个候选CR基因均来自祖先基因组的U区段(图3)。通过与盐芥基因组的共线性分析发现,CRA3.7.1和CRA8.2.4在芸薹属三倍化之前的祖先基因组中已经存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感病的白菜和油菜基因组的CRA3.7.1和CRA8.2.4序列存在大片段的结构变异以及转座子插入,可能与其抗性的缺失有关。

图1 欧洲芜菁ECD04的基因组和Hi-C交互图谱

图1 欧洲芜菁ECD04的基因组和Hi-C交互图谱

图2 CRA8.2.4位点抗根肿病的功能验证

图2 CRA8.2.4位点抗根肿病的功能验证

图3 根肿病抗性基因的系统发育树

图3 根肿病抗性基因的系统发育树

基于以上结果,研究提出芸薹属作物根肿病抗性基因的进化演化模型(图4):全基因组三倍化使得祖先基因组中的抗性基因加倍,增强了植株对根肿病的抗性。在芸薹属植物与病菌长期互作和进化过程中,三种互作模式共同存在:1)宿主与病菌达到了动态平衡状态,抗根肿病基因受到强烈正选择而一直保留;2)宿主中根肿病抗性逐渐增加,限制了根肿病菌扩散直至逐渐消失,最终导致抗根肿病基因功能丧失;3)人类的活动使得芸薹属植株传播到其它没有根肿病的地区,导致抗性基因功能逐渐丧失。

图4 芸苔属植物进化过程中根肿菌抗性基因的演化模型

图4 芸苔属植物进化过程中根肿菌抗性基因的演化模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9332-1336487.html

上一篇:靓丽的秀丽槭
下一篇:学校湖溪河畔的滨菊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4 黄永义 吕秀齐 孔玲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