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19554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g195544

博文

2018-12-16

已有 3190 次阅读 2018-12-16 22:26 |个人分类:散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小众, 美食, 新奇

极小众美食

 

既然是美食就一定有人爱吃。但不知何种原因,有些美食地域性极强,只在一个极其狭窄的地界儿流行,稍一挪地儿,这种美食立马儿无人问津,甚至被人家嗤之以鼻。有些美食在本地威名赫赫,可一换地方,若提起这种美食的名字,甭说吃过这种美食了,连这种美食的名字竟然闻所未闻。

你也是走南闯北的人,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肯定见过几味类似的极小众美食,还不止一两样。下面我先来个抛砖引玉,介绍几种我所知道的极小众美食。你看了如果感兴趣,也写上几种,兴许我们能凑成一册厚厚的《极小众美食食谱》来。

那我就先说了。

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

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

这段话是何意?别看讲得文邹邹的,归了包堆就是北京的豆汁儿。这段话可不是我说的,是摘自《燕都小食品杂咏》这一册小书,书中还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大凡提起北京小吃,首当其冲的就是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认为豆汁儿是人间美味,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可不管是谁,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绝对使人难以下咽,耐着性子上几次,感受与初次品尝就不一,慢慢地居然适应了。有些人喝豆汁儿上瘾,满京城的踅摸这一口儿,排队也非喝上两碗不可。

459303055570773900.jpg

豆汁是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豆汁儿历史悠久,根据文字记载300年的历史了。据说早在辽宋时期豆汁就已在北京地区盛行,而成为宫廷饮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事儿了。豆汁儿早先只在坊间流行,京城普通百姓好喝这一口儿。乾隆十八年(1754年),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那个年代皇上管得也真是够细的,连喝不喝豆汁儿都要管上一管)。于是本来流行于坊间的豆汁竟然了宫廷的御膳乾隆命人把豆汁儿引入宫廷,并召集群臣共同品尝这民间饮,结果众大臣喝完是众口一词、齐声叫好(估计绝大多数都是强咽下去的,当着乾隆爷的面不好喝也得说好喝,不然若敢唱反调,兴许拉出去就给“咔嚓”了)。就这样,豆汁儿成为宫廷饮品。

豆汁儿色泽灰绿,有人说,豆汁味道浓醇,味酸且微甜。笔者喝过有数的那么几回豆汁儿,只喝出了酸味儿没感觉到甜;也有人说,豆汁味酸,略苦,有轻微的酸臭味。笔者认可后一种说法。

早年间往往在冬、春季流行喝豆汁儿,但现在早已没有了时令的羁绊,只要想喝,在一些纯北京风味儿的饭馆随时可以喝到

过去老北京卖豆汁生熟分开售卖的,卖豆汁儿的推着个独轮车,车上一边挂着一个大木桶,同麻豆腐一起卖;卖熟豆汁儿的多以肩挑为主,一头冒着热气儿的豆汁锅,另一头儿是焦圈咸菜等一应喝豆汁儿的黄金搭档。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用苤蓝,说通俗点就是酱菜疙瘩。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再加上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味儿就基本全了

前面说了,常喝豆汁儿会上瘾。早年间,不光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一些人也爱喝。京剧大师梅兰芳人就喜欢喝。据说,梅兰芳家里的佣人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喝豆汁儿成了梅家的生活习惯

自从乾隆爷用豆汁儿宴请了满朝的文武大臣后,居然在京城带动了一股“豆汁儿热”,京城从达官贵人、各色旗人到平头百姓都开始尝试着品喝这种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儿的饮品,且都说好喝因为谁要说不好喝,就显得掉价,不配做皇城人。也正是靠着这种自我强迫式的培养,京城人的豆汁儿胃居然就给培养出来了。到了后来京城以至有了——“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的总结语,虽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

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毕竟在京城流行了起来,到后来,豆汁儿成为了北京城味在食外重要特色小吃之一。为了保持这种特色,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护国寺小吃店坚持经营不断档。一些外地人,甚至包括国外侨胞港澳同胞特地到护国寺小吃店要上一碗豆汁儿品尝一下不为解馋,只是想感受一下浓郁的北京风情。1997年8月在原国内贸易部、中国烹饪协会机构组织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实事求是地说,我虽然也算是多半个的北京人儿,但对这一“殊荣”的获得感到有些牵强。因为喝豆汁纯属北京人的专利,可冠以“中华名小吃”之名是不是大侈了?毕竟此种饮品只囿于北京(据说承德也有这种小吃,毕竟那里曾经是北京的夏宫)这个弹丸之地上,凭何说成是“中华名小吃”?

据说山东管豆浆叫豆汁”。有位山东老哥初到北京,看见招牌上写着豆汁”二字,进店便点了一碗,喝了一口眉头起来了。他招手叫来店员很客气地小声说:这豆汁别卖了,酸了。那伙计说:“瞧好了您哪,老北京的豆汁儿就是不酸味儿就不对喽。所以是不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测试的方法就是他喝豆汁,若是吸溜吸溜一会儿就喝下去了,甭说,他一准儿地道的老北京;若是喝上一口半天都咽不下去,甚至呲牙咧嘴,甭问这是外来户。

打灯笼,赶“头脑”

八珍汤美食味道好

一次去太原开会,因第一天是会议报到时间,时间充裕,便让表弟来接我,好抽出半日时光回老家文水看看。一大早下了火车,表弟已在我之前到达。他知道我还未吃早饭,便邀我去一家叫做“清和元”的饭店去用早餐。早餐端上来了,是两大碗飘着几块藕片、羊肉等食品的白汤状的汤品和一盘烧卖。烧卖哪儿都有无甚稀奇,可对那白汤状的汤品却感觉陌生。问表弟,此为何种饮食?回答极简:头脑。我未理解发音为“tounao”两个字的含义,便接着问:哪两个字?他指着墙上早餐物价表上第一行说:瞧,就是它。

540141337795015503.jpg

“头脑”?何意?难道与某种动物的头颅有关?

问表弟,他也说不大清楚。不管太多,吃了再说。吃了几口,味道怪怪的,有股浓重的中药味道,难以下咽;看表弟,他吃得正香。最终,我只是吃了几个烧卖,而一大碗“头脑”便弃之不用了。同桌的一位老者看我将一大碗“头脑”剩下了,觉得不可思议,操着浓重的家乡味儿连连说:有营养着呢,养身体的好东西,吃不下可惜了!可惜了!

在太原的会议结束后,为弄清楚“头脑”到底是啥来头,我认真地查看了一些资料,才基本搞明白了“头脑”的来龙去脉。

头脑”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历史虽然悠久,但似乎只在太原及周边个别县市有吃这种饮食的习惯头脑”的主要食材有:肥羊肉,藕,山药,属汤品类小吃,由于混合了酒、药和羊肉等味道,因此吃的时候感觉有一些难以名状的特殊味道,吃不惯的人感觉口感及其陌生甚至难以下咽,而吃习惯了的人们则感觉味美天成,可口无比。头脑是一种滋补食品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孙涛的《朱衣道人》中“头脑”八珍的解释黄芪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长山药、酒糟、腌韭菜,经常食用,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怪不得那位邻座老者看我吃不下“头脑”而连喊可惜了。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所以叫做赶头脑那个年代大街上没有照明,所以需要打着灯笼前往,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头脑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先生发明的。据传说,明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山西太原故里,侍奉老母,创制了八珍汤”奉给母亲,以使其延年益寿(傅山的母亲也确实长命,以84岁的高龄离世,这在十四世纪那个遥远的年代实属难得,是否因食用了“八珍汤”才长寿,不得而知)。来傅山先生“八珍汤”的制作、食用方法传授给一家饭馆,并嘱其清和元”为字号,附注“头脑杂割”与此同时,每当傅山体弱需补的人看诊,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起初,人们并不明白其中含义,其实傅山明里是引导病人去吃“八珍汤”进补,暗里是反清复明,寓意着割了”和“的头脑,恢复大明江山后来八珍汤”便易名为头脑”了

584675362354018401.jpg

在查阅与“头脑”有关的资料时,一些人常将太原的“头脑”与《水浒传》里提到的头脑相类同。例如,有人引证《水浒传》第五十一回中提到的: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认为头脑这种吃食早在宋代便已有了。

笔者认为,太原“头脑”与《水浒传》里提到的的头脑并非同一种食品,因为傅山创制的“八珍汤”是在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初期的事情,而《水浒传》的成书则是元末明初的事情,两厢相差了近280年。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在我们国家以“头脑”为名的饮食绝不是太原一地所有。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头脑酒中写道:“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景泰初年,以大官不充,罢之。而百官及民间用之不改。”古代有“头脑酒”,现代也有“头脑酒”,例如,流行于湖北荆州等地区头脑酒”就是例证。“头脑酒”荆州传统春节饮宴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当地合家老幼,新衣新帽,先行贺岁之礼,然一家团坐,共进酒食,喝的酒就是“头脑酒”

扯得有点远了。但不管怎么说,太原“头脑”这种饮食是实实在在地流淌在太原人的舌尖上的,供当地百姓吃着喝着,也成为了太原独有的饮食文化。尽管其他地界也有“头脑”,但此“头脑”非彼“头脑”也,要想吃正宗的太原“头脑”就必须到太原去,否则吃到的头脑就不是太原“头脑”。

很多人闻所未闻的“旗花面”

去陕西杨凌,到了午餐时间,朋友将我带至一家唤作“小李旗花面庄”的餐馆,请我吃旗花面。本人走南闯北也吃过不少名目的面条,可却没有听说过这个面种——旗花面。于是颇觉好奇,还未见到面条真身,便先站在店内悬挂着的旗花面说明牌下观看起来。

21883271958025324.jpg

相传,明朝末年,皇上最宠爱的一位妃子妙春患病茶饭不思,于是皇上降旨昭告天下,召名厨进宫为皇妃烹饪美食,可召来的一个个名厨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法打动皇妃的胃口,一个个都无功而返。京城附近有一小镇,有一个来自秦地关中名叫张味的年轻人赶集时,为老母买了半斤烧腊肉,因为没有包装,于是顺手把墙上的告示揭下来包了烧腊肉,孰料这可闯下了大祸,两位差人立马将张味带到了皇宫。面对诸多名厨都未能解决的棘手问题,张味自感凶多吉少,竟一夜无眠,经过苦思冥想,决定给皇妃做碗自己的老娘最爱吃的面条试试。第二天,忐忑不安的张味按照家乡的做法,为皇后精心制作了一碗味香、醋酸、汤煎、面软的面条,再撒上鸡蛋花、葱花、菜油花、黄花、笋丝、带片、鸡肉丝等辅料。当面条端到皇妃面前,皇妃一下子被碗中的奇花异彩吸引住了,闻一下,胃口大开,不一会,一碗面全吃光了。皇帝大喜,特将此面赐名为“旗花面”并作为宫廷美味保留下来。

康海(1475-1540)为弘治年间钦点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他是武功人,喜食面条,让自己的厨师向御膳房的厨师学会了旗花面的制作方法。被罢官后,他带厨师回故里,于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传开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能完全当真,甚至完全不能当真。但旗花面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虽然只去过两次杨凌,但却在街面上看到有许多售卖旗花面的餐馆。

旗花面之所以得此名,因面汤里所用的鸡蛋花、葱花、带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因形状而得名。旗花面又叫奇花面,因面汤的上面飘着五颜六色、似花非花的佐料故得名“奇花”,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一般是用来招待贵客的,也是逢年过节,武功及周边地区人们必食的一种面食。据杨凌的朋友讲,武功人逢年过节、家里办红白喜事一般不吃饺子,而是吃面,也就是旗花面。

旗花面还有个俗称,叫做一口香。这是因为,与陕西的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武功人吃旗花面不用大海碗,而是用口径不足五寸的小碗,一碗面仅一口面,一筷子下去就挑光了,所以被叫做一口香是有道理的。当地人吃面连饭量最小的女士也能吃上几碗。我吃过两次旗花面,两次都是吃了四碗。据当地人讲,早些年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的时候,那些年轻的后生平时肚子里没啥油水,一旦赶上一次吃旗花面,一顿饭下来吃个三、四十碗并不奇怪。

吃旗花面还有一个习惯,吃前面的几碗面时不能喝汤,虽然好喝但也不建议你喝,吃到最后一晚时方可喝汤,喝了汤就知道你这顿饭要撂筷子了。

819006959080836824.jpg

有人会问,旗花面讲究七个字,即:汪(面汤里兑入了鸡汤,显得油汪汪的)、煎(面汤热乎乎的)、清(汤很清亮)、稀(汤要多、面要少)、细(工艺考究,精工细做)、软(面片要软和)、工(造型好看),再浇上用黄花、海带丝、鸡肉丝、葱等炒制而成的臊子,添配上用韭菜花、蛋皮花、黄花等制作而成的旗花漂菜,最后淋上香醋,这样一碗十分考究的面条汤只吃面不喝汤岂不可惜?

事实上,最初武功人吃面,碗里的汤是要保留的,倒回锅里接着煮面,下一碗你吃的那碗面,不知里面包含着几个人吃完面倒回锅里的原汤?大概是因为这种缘故,起初武功人对这种美味面条并不叫旗花面,而是叫酣水面,酣水说白了就是口涎或口水,意即,一顿饭吃的人多了,原汤反复回锅,锅里自然就会存留很多人的口水。

最初在武功县的饭馆里所用的旗花面一般采用的是纯民间的做法,也就是吃完面条,其中的汤要回锅的。后来在卫生防疫部门的严格监管下,这种陋习才被遏制住。假设你现在若有机会到武功县比较偏远的地方吃一顿面,仍然会邂逅原始的酣水面的。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酣水面或口水面这些不好的名声,反正是旗花面一直躲在武功无人知,除了在西安有一家、两家的旗花面馆外,在其他地区是见不到旗花面的身影的。

 

写于2018年12月16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94970-1151904.html

上一篇: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为何鲜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下一篇:参观泰国某宝石店三感
收藏 IP: 223.72.52.*| 热度|

2 张国义 王跃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