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建议北京大学将“裸体男”换成“裸体女”

已有 10125 次阅读 2008-11-20 20:07 |个人分类:天南地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议北京大学将“裸体男”换成“裸体女”

 

 

 

 《刚柔之道——老子像》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两位老师申红飙于2008年创作的《蒙古汉——站》

 

 

 

与《蒙古汉——站》相对的是田世新于2003年创作的《刚柔之道——老子像》

 

 

 

科学网首页推荐的《光华“裸体男”和老子像一解》一文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旁两座雕塑的解读和这两尊具有很强冲击力的雕塑一样有新鲜有趣:

蒙古汉虽强壮,然细观其面部表情,会看到一种与草原和自然相接近的淳朴、天真和憨厚。《道德经》中老子常用婴儿的比喻,表达自己的理想,就是人们的品德归于自然,达到纯真浑朴的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裸体蒙古汉从一定程度上看,似乎就是老子的理想,他也许会微笑以对。如果他真的惊讶了,会是惊讶理想突现于前吗?

在我国大学中,我们已可以看到一些雕塑了。对于这些雕塑的意旨,千人往往会共有一见,因而观者内心会忽略其存在。在北大校园内同样有很难被大家记起的雕塑。光华管理学院两座雕塑放在一起,不但引发了北大师生的关注,更几乎引发全国热议,由此可见艺术的魅力、美的魅力。联想引发思考,思考引发探究,探究会导致新的理解和发现。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大学吗?

正如文中所说,联想引发思考。两尊摆放在一起的雕塑引发了那篇文章作者的思考,而我又由那作者的思考引发二度联想。

实际上,这两尊雕塑引发热议,好像不是因为它们具有超越存放在其它大学里艺术品的魅力,而是因为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这个世界多的是“凡夫俗子”。也就是说,我们,包括北京大学学生在内,并不都是艺术家或艺术鉴赏家。再说,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能欣赏这样的艺术,这就像这两位艺术家不可能欣赏世界上所有的经典艺术品一样。强迫人们每天面对那些他们不认同的甚至是被看成视觉污染的裸体雕塑是一种霸道,一种看似高雅文明的野蛮,一种冠冕堂皇的文化歧视。

就像托尔斯泰无视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并不意味着托翁欣赏能力低下一样,反对将裸体雕塑摆放在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并不见得鉴赏能力太次;同样的是,能够接受裸体雕塑的人并不一定就都有艺术鉴赏力。所以,将这两尊在特定场合也许会相映成趣的雕塑所引发的热议与是否赞成美育相提并论则显得多少有些荒唐。

那篇文章的有趣解读让我突发奇想:“裸体男”换成“裸体女”怎么样呢?

如果说目前面对而立的两尊雕塑所引发的热议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敢说,将丰乳肥臀的“裸体女”替代目前孔武有力的“裸体男”,与道家掌门人老子面对而立,这种配置的空前视觉反差产生的冲击波一定会是目前所有科学家和人文领域的学者竭尽自身所能都无法想象的。这种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无法算出的冲击波给那些只晓得谋求轰动效应的人们所带来的惊喜一定是惊人的,甚至是让人晕厥的。到那时,北京大学的名气一定会借着这两尊雕塑的东风而满世界飘扬,超过哈佛、耶鲁,超过牛津、剑桥,率先步入世界超一流大学的殿堂。借助着轰动性效应的“副产品”——联想和思考,人们一定会惊奇地发现,这一颇具立体文化特点的设计有着比先前单一男性雕塑的摆放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意蕴,甚至是大学教育的全部内涵:

老与少,预示着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

传统与现代,昭示着人类社会演绎的全部

男人与女人,是人类繁衍的全部秘密

乾与坤,阳与阴,是道家的精髓,也许还是解读宇宙奥秘的基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人类探究自然和人类奥秘的必经之路

张扬与内敛、直露与含蓄,则彰显着生存状态和优秀文化的多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17-47662.html

上一篇:周正龙谢幕后的冷思考
下一篇:怎是一个“交流”就能了结的?
收藏 IP: .*| 热度|

4 刘玉平 杨秀海 陈国文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