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生物制造技术 – 工业5.0技术

已有 1879 次阅读 2016-1-18 13:53 |个人分类:工业化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工程医学, 生物工业

为何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物工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07年美国贝克利大学keasling,在酵母生产青蒿素是国际轰动的生物工业突破性重大新闻。

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的获得,推荐者是厦门大学长江学者苏新专的美国NIH导师米勒。苏与米勒于2007年来北京调查青蒿素的发现者,而后,一直向拉斯克和诺贝尔奖推荐屠呦呦。

2015年在领诺贝尔奖的斯得哥尔摩,屠呦呦特别提到青蒿素也已经产生耐药问题,当年寻找青蒿素药物,就是因为奎宁已经有耐药问题,并且,国际上近些年发现超级细菌问题。

然而,新药发现极为消耗投资和时间,成效极低。1997年bjZeng发明了筛选耐药细胞的方法和技术,2008年以来开发高通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药物分析与新药筛选技术。

合成生物学,或称系统生物工程,也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的关键途径,现代概念和方法发起于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系统医学和系统生物工程的词汇或术语和概念、原理及方法,提出于90年代的中国,1996到1999年组织国际会议与筹备学会等在国际上发起。

系统医学 – bjZeng于1992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提出,在斯德哥尔摩,2015年欧盟也举办了第一届夏季school的教学,系统医学及其方法和技术,在产业化上就是目前国际的转化医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医疗检测与药物发现的大趋势。

-(01/18/2016网络日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951173.html

上一篇:系统医学的范式与模式
下一篇:科学观 – 生物学范式
收藏 IP: 60.223.2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