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李约瑟-钱学森之问 - 实质是什么?

已有 2869 次阅读 2014-11-29 16:09 |个人分类:网络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未来社会, 走向何处

我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产生不了诺贝尔、瓦特、西门子、爱迪生、贝尔等发明家?

其实,这不是我的提问,而是德国科学家对我们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科学家的提问;因而,纠结李约瑟等提问的语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实质内涵和外延 - 创造发明的精神,包括,诸子百家哲学、艺术创作和技术发明的创造精神。

从我国各类媒体的兴趣或很多网页,就可以看出一个社会是否具有创新的文化环境。如同一个评论:市场调研,一个社会的兴趣点是什么?很多情色网页,却很少思想和学术兴趣,到大学做讲座,也能感觉到兴趣不在哪里?

最典型的例子:90年代提出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美国得知,来电来函提出公司总裁、投资商和大学教授3人专程来京洽谈2个小时,而至今我国企业家、投资商等仍然不感兴趣,我也从未得到任何资金资助,而美国和英国的著名大学和公司却投入了很大资金和持续研发,等。

我专程回到北京与高层领导的同学探讨过创新,回答是:理论的探讨和辩论一直就很多,而且,也很清楚,关键在于实践或执行不下去。

关于“科学”的概念和人性的“善恶论”,也做了很漫长的探索,纠结于什么是“科学”和名人名言,从而忽视了科学应该做什么,以及片面理解西方文化而忽略了另一面的“良心论”,争辩创造论与进化论,却不了解文化制衡的整体促进知识发现与发明精神,可能陷入一个思维的陷阱,从而可能导致停滞不往前或向未来开拓与发展。

创造发明的本质就是开拓,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思维、方法、技术和产品等;因而,只有欣赏不同思维方式和支持探险和尝试的文化,才能形成创新型社会。

-(价值观与政策实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847211.html

上一篇:李约瑟与钱学森 – 引进体制与引进人才
下一篇:难以创新的管理因素
收藏 IP: 223.68.162.*| 热度|

4 叶建军 曹聪 杨正瓴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