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中国科学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

已有 1920 次阅读 2020-8-1 13:48 |个人分类:国际化社会|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中心, 创新中心

- 科学中心与创新中心的社会运作机制

从中国宋朝钱庄到意大利美第奇家族银行业、从中国明朝大航海到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并延伸到北太平洋区域的俄罗斯、北美和澳洲的现代化发展,从中国到意大利-英国的纺织业和梵高-高更与日本浮世绘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以及从中国科举制度到现代社会的内阁与文官制度建立等,经历了泉州-长崎、威尼斯和鹿特丹港口的国际贸易到纽伦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4大湾区的发展过程。

受到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影响,探讨了人类与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1)1983年-2016年结构论 - 4世界与4轴心时代;2)1992年-2012年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 核心问题在细胞与神经网络设计机制,及其应用在人工细胞设计,以及纳米机器和计算机突破技术发展的瓶颈;3)1991年-2019年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分析、道德经济学和绘画设计艺术与火星社会发展模式;4)2020年-细胞芯片与药物分析、医疗体系和数据库等。

在欧洲的近现代科学与工业发展,形成了实验与系统科学、实证与综合哲学的方法体系,在后现代的北太平洋区域进入了太空探险时代,在中国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哲学探讨,恰恰与同时期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技术相遇,从而导致了学科交叉与技术会聚的思维模式发展。

在中国尝试建立国际接轨的国际期刊、研究基金会等,最早是1996年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和筹建国际转基因协会,以及,1999年BJ.Zeng筹备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BSSE偶合模式,以及把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整合到生物系统分析与工程设计)协会和在200110月北京举办第一届国际会议(因911事件而取消,美国L.Hood在西雅图2000年建立了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日本M.Tomita和H.Kitano提前在200011东京举办了第一届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 - 论文集仍然是200110月出版,参加这届会议的AP.Arkin在美国加州贝克利大学2003年建立了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

注:

1)诺奖颁发集中在:自然机制的original发现和仪器技术的original发明。

2)期刊因子和引用率(反映了学科发展的热点和体量),应该起到的作用是推进中国的期刊出版产业,走向国际化发展,转型的关键点是基金会的评审与验收机制,期刊的难点在国际发行,基金会的难点在运作模式。

3)BJ.Zeng在19962000初分别与L.Hood、Avigenics公司、华盛顿州生物医学协会和M.Tomita等有直接邮件。

4)2006年贝克利大学合成生物学中心JD.Keasling在酵母合成青蒿素,2007年米勒和苏新专来北京考察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而后,米勒每年向拉斯克奖、诺奖推荐屠呦呦。

---2011-2020年网络日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1244558.html

上一篇:人类历史 - 生命与机器
下一篇:人类文明 - 从地球拓展到太阳系
收藏 IP: 219.136.46.*| 热度|

2 杨正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