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冠心病诊疗指南(大众版)

已有 649 次阅读 2023-9-14 12:36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11-22 17:23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就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目前,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及时有效的诊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五型: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近年来,根据临床治疗原则分为两类:①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心病发病机理主要是冠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腔狭窄或管腔内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更加狭窄或闭塞,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

1、心绞痛 发作性胸痛,主要在心前区,胸痛呈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偶有濒死感。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可诱发。持续时间5分钟左右。

2、心肌梗死 发病前数日有先兆,如乏力、胸闷、心慌、烦躁等,心绞痛频发,药物疗效差。最先出现的症状为心前区痛,持续时间长,服药不缓解,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也有出现呕吐及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低血压及心衰等。

辅助检查

1、首选心电图检查 有特征性改变:心脏缺血或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心肌梗死时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T波倒置,并且随病情发展呈心肌梗死特有的动态性改变。根据心电图可确定梗死部位及范围。

2、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 肌钙蛋白在发病3-4小时后可升高。

3、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可以判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明确管壁内斑块分布范围和性质。

4、冠脉造影 是有创检查手段,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准确率100%。可发现冠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

诊断及鉴别

根据典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症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可诊断。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与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及急腹症鉴别。

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可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如超过30分钟不缓解,极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拨打120求救,不可以自行开车去医院。缓解期给予改善心肌缺血药物,如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等。还要应用预防心肌梗死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药物药物调脂治疗,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抗凝治疗,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2、再灌注心肌治疗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起病3-6小时最多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供血,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要求到达医院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

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南建议优先实施直接PCI,最有效的治疗是冠脉介入治疗,是在冠脉导管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生病变的冠状动脉采用球囊和支架等介入性手段,快速开通血管,达到恢复心肌供血的目的。其中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最为常用,它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冠脉内支架植入一般适用于主支血管狭窄大于70%,或者左主干狭窄大于50%的患者。

⑵ 溶栓疗法:无条件施行PCI治疗,可考虑。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发病2小时内溶栓效果与直接PCI相当。

⑶ 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者,宜在6-8小时内施行手术。

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普及冠心病知识,做好防治工作,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责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肥胖症,可预防冠心病发生。如已经确诊冠心病,要坚持服药治疗,定期复诊,防止病情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2599.html

上一篇:[转载]这八位科学家刷新了生物医学和全球健康的视野
下一篇:[转载]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诊疗指南/共识述评
收藏 IP: 203.168.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