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传染病学史》札记:《黄帝内经》的疫病学(3)

已有 5111 次阅读 2021-4-5 10:2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三)病因、病机认识与发展

1. 外因

(1)六淫致病:《内经》中关于外感热病(疫病)外因的论述,往往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言之,但《内经》(除运气七篇)中只论述风、暑、湿、燥、寒五气,在谈到具体病因时,也只谈风、寒、暑、湿四气”。

《内经》认为,风邪是最易侵犯人体、致病最广泛的致病因素。《素问风论》曰:“故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有“故风者,百病之始也”的论述,说明风邪致病的先导性和广泛性。在《素问风论》有“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说明“风者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热论》指出了“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说明寒邪为热病的病因。同时本篇还有“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的论述。可以归纳为:外感热病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寒邪是热病常见的主要病因;寒邪所致热病,多与季节有关,而且又可隔季而发。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是暑邪致病表现。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氦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记述。可见,《内经》外感发热的病因与六淫有关,且六气的太过与不及使人生病。

(2)疫毒之邪:《内经》中有关于“疫”和“毒”致病的记述,《素问・刺法论》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及“水疫”、“火疫”等五疫的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的记载,只是记述较少,论述不详细。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如《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第一次明确地将“疠气”作为温病的病因提出来。而《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下》云:伤寒“若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者,此则多相染易。故须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提出了乖戾之气导致伤寒的说法,并且明确了乖戾之气的“染易”之性。在此基础上,吴又可提出了“戾气学说”。

(3)山岚瘴气:有人考证,“瘴气”一词在中医古籍中始见于约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如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以下简称“辑注本”)“升麻”条曰:“升麻一名周麻。味甘、苦,平,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久服不夭”。此后,晋代《肘后备急方》、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代《圣济总录》等均有相关记载。晋代《小品方》称:“南方山岭溪源,瘴气毒作,寒热发作无时,痿黄肿满,四肢痹弱,皆山毒所为也”。隋代《诸病源候论》亦称:“瘴气候……尸疸疾者,岭南中瘴气,土人连历不瘥,变成此病,不须治也”。

(4)寄生虫:值得庆幸的是,中医学在这里呈现了实证研究[李文. 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浅析.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75-77+80],而且寄生虫病是疫病的重要方面。一是关于寄生虫形态的文献描述(表1-4):

表1-4  中医古籍对寄生虫的形态描述

著作

寄生虫

描述

《诸病源候论》

蛔虫

“蚘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

钩虫

“伏虫,群虫之主也”,“伏虫,长四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

蛲虫

称蛲虫多为“短虫”。

《诸病源候论》

“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小,如今之蜗虫状。”“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也。”

《圣济总录》


称肝吸虫为“弱虫”,肺吸虫为“肉虫”, 姜片虫称为“赤虫”。有“肉虫状如烂杏”,“弱虫状如瓜瓣”,“赤虫状如生肉”的记载。

《金匮要略》

绦虫

“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牛肉共生肉食之,必作寸白虫。”

《诸病源候论》

“寸白虫,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

《淮南子注》

医学节肢动物

高诱记载了虱,

《本草纲目》


“头虱黑着身而白,身虱白着头变黑,所渐然也。”

清代


“蚤,啮人虫也,黑色善跳。俗云蚤生积灰,亦有雌雄,雄小雌大。俗称疙蚤。”

《本草纲目》


“蚊处处有之,冬蛰夏出,昼伏夜飞,细身、利喙、咂人肤血,大为人害,产子于水中为孑孓虫, 仍变蚊也。”

《普济本事方》

咽部蝇蛆

“肺虫如蚕,五虫皆能杀人,惟肺虫为急,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药所不到,治之为难。”

二是寄生虫症状与诊断的文献记载:《诸病源候论》:“诊其脉,凡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弦,今反脉洪而大,则是蛔虫也。”中医根据蛔虫病的临床病症分为四种,即虫瘕、蚘厥、蛔积、蛔疳。《灵枢经》载:虫瘕为腹内肿块聚散不定,有物如蚯蚓蠢动, 痛有休止,……伴呕吐……。《诸病源候论》载:“或因腑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与蛔虫性肠梗阻致病特点相符。《伤寒论》描述:“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症状有心窝部或脘腹突发阵痛,四肢逆冷,时烦时静,得食则呕,甚或吐蛔。《圣济总录·蛔虫》云:“观其发作冷气,脐腹撮痛,变为呕逆,以至心中痛甚如锥刺。”《证治准绳》称为蛔积,症状为脘腹嘈杂,吐涎,脐周阵痛,吐蛔便蛔,形瘦腹胀,烦躁易怒,夜惊磨牙。《太平圣惠方》中曰:“蛔疳者,由小儿多食甜物油腻生冷,在其肠胃不消,因此化成虫也。其候,常爱合面而卧,惟觉气急,颜色萎黄,肌体羸瘦,啼哭声高,又似心痛,或即频频动静,或即发歇无时。”古籍记载的蛔积与蛔疳,把小儿重症蛔虫感染的病因、病机、证候论述的简明形象。

蛲虫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经》。王焘《外台秘要》曰:“蛲虫多是小儿患之, 大人亦有其病。”《诸病源候论》认为:“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道出了蛲虫引起肛门瘙痒的典型临床症状。

《诸病源候论》称丝虫病为“(月扁)病”:“(月扁)病者,由劳役肢体。热盛自取风冷,而为凉湿所折。入于肌肉筋脉,结聚所成也。其状赤脉起如编绳,急痛壮热,其发于(骨行)者,喜从鼠起至踝。赤如编绳,故谓(月扁)病也。发于臂者,喜从掖下起至手也。”古医籍对象皮肿记载为“阴囊肿月追如升如斗,不痒不痛”。乳糜尿称“膏淋”、“热淋”。“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热淋者,……今得热而发者,其热甚则变尿血。亦有小便后如似小豆羹汁状者,畜作有时也。”注:红色者,合起来重新造字。

古医籍将急性血吸虫病列于“水毒候”中,把晚期血吸虫病归纳于“水蛊”、“蛊胀”、“单腹胀”等证候之内。《诸病源候论》云:“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腹内胀满,状如虾蟆”,重证者“蛊吐血,乱下脓血羸瘦颜色枯黑而死。”与晚期血吸虫病人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以及侧支循环所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相符。《诸病源候论》载“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肠鸣。”将姜片虫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的上腹部肠鸣音亢进描述的简明扼要。

《东医宝鉴》云:“寸白虫,色白、形扁居肠胃中,时或自下,乏人筋力,耗人精气。”至于疟疾,古代医籍的记载更是连篇累牍,不一而足。

(5)疫鬼伤人:《素问遗篇》中,这种具有传染性的邪气也称为“邪鬼”、“尸鬼”等,根据邪气性质的不同,还有“黑尸鬼”、“青尸鬼”、“黄尸鬼”、“赤尸鬼”、“白尸鬼”之分。邪鬼在天、人两虚的基础上,趁虚而入,干犯人体,可使疫病发病、流行,甚至使人暴亡。如“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虚也,有白尸鬼见之”,“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刺法论》说:“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天亡。”《本病论》曰:“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

2. 内因

《素问评热病论》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明内虚为外感热病的内在条件,在《灵枢百病始生》“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灵枢口问》有“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有:“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说明《内经》 时代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与外感及内伤有关。《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邵氏研究认为“造成外感热证的病因有寒气和虚风、贼风的不同”。并总结其外感病的病因源于“其病因不外乎常规气候和正当情志的太过”。张氏也认为“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是由于其正气先虚。表明外感热病亦有内外因”。

此外《内经》把外感病因分为阴阳两大类,其《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故《内经》将病因分为两大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物候和气候因素为外部因素,而体质和起居因素为内部因素。这种认识与上述的内外因的观点是一样的,皆是一种整体认识疾病的观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内经》所论述的外感热病病因,涉及外感时气、疫病、情志太过、饮食失宜、劳逸无度、起居不节等方面。

3. 病机

《内经》时代已经对外感热病的病机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风论》有:“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素问玉机真脏论》有:“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渭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的记述。 此外还有很多描述症状时亦将病机论述其中,如《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汁……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肾热病者,先腰痛胻,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的五脏热病;又有《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的论述。

(四)外感疾病的传变方式

1. 五体病邪向所属内脏传变

其顺序为筋→肝、脉→心、肌肉→脾、皮→肺、骨→肾。《素问·痹论》云:“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2.按表里脏腑传变

(1)“腠理→络脉→经脉→腑脏”传变学说:见于《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2)“腠理→阳明、太阳、少阳→腑脏”传变学说: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中阳则溜入经,中阴则溜入腑。”

(3)“体表→阴经→脏腑”传变学说: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说明在脏气充实时,邪气不能入脏而入于与脏相连的表里之腑。

(4)“皮毛→肌肤→经脉→六腑→五脏”传变学说: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于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3. 按六经传变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外感伤寒,即按照太阳(巨阳)→阳明→少→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传变,与《伤寒论》的六经次序相似。为什么这样传变?这与开合枢理论有关。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太阴主开,少阴主合,厥阴主枢,伤寒邪气按照阳气开→合→枢→阴气开→合→枢的次序发展。

4. 三阳病传变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脯瘠;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心脾发病后传阳明(二阳),再传为女子闭经以及风消;太阳(三阳)传为索泽或颓疝;少阳(一阳)传为心掣或隔。

5. 络脉经脉传变

《灵枢·百病始生》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人,......。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麇。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 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由此可见:邪气(虚邪)由皮肤→毛发→络脉→经→输→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外,募原之间→成积。邪气由浅入深,由表入里而成积。

6. 病邪在五脏之间传变

《素问·气厥论》云:“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说明寒热之邪在五脏之间传变可引发诸多疾病。

7. 其他方式的传变

(1)不以次第传变:《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第”,说明突发疾病可以不按生克规律传变。

(2)扁鹊的“腠理→血脉→胃肠→骨髓”学说:这个学说来源于《韩非子·喻老》,韩非子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扁鹊的理论: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这就是扁鹊的“腠理→血脉→胃肠→骨髓”学说。

(五)治疗的策略、原则和方法(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80356.html

上一篇:清明微信祭祖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黄帝内经》的疫病学(4)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