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国传染病史研究相关著作简评

已有 2149 次阅读 2020-12-12 09:31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2020-02-21 15:57:10 

传染病史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历史学科,直到清朝中叶才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科,如将传染病称之为瘟病、疫病等。但是受时代条件的局限,只是就疾病而言疾病,从中医医疗的角度诊治遇到的各种传染病,并没有对传染病进行分门别类加以研究。随着西学东渐的日渐深入以及西方有关传染病学科知识的传入,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在一些医学家的努力下,传染病史才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民健康的潜在杀手,如疟疾、乙肝病毒、艾滋病毒、非典病毒,乃至目前所发生的新冠肺炎病毒等,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故对传染病史的研究从未止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仅就有关传染病史研究的十本著作加以介绍。

一、《中国传染病史料》

该著作系李文波先生所著,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该著作根据历史上我国历代的疾病记录汇总而成,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我国历代预防疫情及治疗疫病的情况。该著作共分为四章,首先第一章对秦以前至民国时期的疫病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时间跨度为2500多年,详细记载了各个朝代疫情的发展脉络,尤其是作者从疫情、疾病与历次战争的关系及历朝历代在预防疫病及治疗方面的视角进行了梳理,避免了就事论事。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梳理了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传染病,如霍乱及鼠疫等传染病,使读者对这两种传染病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第四章专门对历史上的传染病根据时代的先后关系制作了一个年表,这亦是本著作的精华之所在,使人们对1949年之前的传染病的演变及前人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能够一目了然,并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汇编》

《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汇编》为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的力作,共三十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晚清以降,随着西方医学的逐渐传入中国,有关中医和西医的讨论逐渐深入,但正是由于这种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亦促进了人们对传染病的一些认知,并开始关注有关传染病的医疗卫生等问题。这套宏著共收录有关医疗的文献达123种,其中图书文献就有115种,期刊文献达8种,涉及到了晚清以来的卫生行政、卫生防疫、医疗机构建设、公共卫生知识以及卫生期刊等。其中卫生防疫主要是涉及了海港检疫管理处、东三省防疫总事务处等民国时期的有关的检疫防疫部门有关的章程和报告书等,如对日本统治时期北京霍乱情况的记载等,为我们介绍了当时霍乱等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诊治情况等。其他如卫生行政、医疗机构建设等不再详加介绍。总之,这套丛书为我们提供了民国卫生资料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建设概况、发展概况的研究,并促进了民国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史和传染病史的研究。

三、《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

该著作为张泰山的研究专著,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该著作的研究背景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面对当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促使作者思考历史上尤其是民国时期有无如此强烈的传染病,当时的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是什么样的,地方和政府乃至社会是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为后世在传染病的防治和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怎样的借鉴等。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意识,作者对民国时期传染病的流行及诊治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研究。该著作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民国时期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流行的概况、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原因以及对所带来的影响等进行了论述,方便了读者了解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概况。第二章主要是对传染病暴发之后的救疗措施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民国时期政府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梳理。第四章主要是对公共卫生建设进行了一个梳理。最后作者亦制作了民国时期的疫情年表,方便了读者了解民国时期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等。该著作为后人对传染病的认知、防治等提供了借鉴。

四、《岭南瘟疫史》

该著作为赖文、李永宸两位学者的研究专著,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瘟疫是传染病的一种别称,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以历史的视角研究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传染病,并对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治进行了详尽的梳理。这一系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的研究著作,实际上都体现了学者的一种情怀,即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能不有的一种忧患意识。而赖文和李永宸的《岭南瘟疫史》正是体现了这种关怀,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强烈期望和作为医学史家的厚重的责任担当。该著作以公元九世纪至中华民国成立前夕将近一千年的历史跨度中岭南曾经出现的烈性的鼠疫、天花、霍乱等为主线,以以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无论是在方法上或是在角度上都提出了新的见解。该著作共有九章,第一章主要就岭南疫情资料整理的方法、岭南疫情的时间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就岭南历史上出现的天花、霍乱、鼠疫等传染病进行了梳理。针对上述疫情,第五章这主要分析了出现这些疫情的各种因素以及由此引发各种社会事件等。第六章至第七章则是主要分析岭南不同地区的防疫措施,如穗港和粤港在防疫传染病措施上有明显的差别以及中西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差异等等。第八章则是主要介绍了传染病对岭南社会的影响以及时人对传染病的防治等。第九章则是主要介绍了岭南对防治天花、霍乱、鼠疫等方面的贡献。该书从宏观历史视野为读者梳理了岭南在防治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措施及贡献,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五、《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

该著作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的研究专著,并由中国书店于2004年出版。该著作是一部专门研究明清以来乃至民国时期的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时人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的应对和造成的社会影响的力作。该著作从明朝中叶开始,选择了历史上比较重大的、涉及面比较广泛的以及影响较为重大的传染病展开论述和研究。除了概括一般的疫情之外,作者亦比较侧重于传染病的个案研究,精心挑选了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典型的疫情,分析了这些重大疫情暴发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并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场景,如在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面前,不同区域的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个人对这些重大疫情的反应,总结了令人深思的教训。全书共二十二万余字,主要分为十一章对不同时期疫情的暴发、产生的影响、时人的应对、暴发的原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著作的主要阅读对象则是各级政府相关的工作人员,使读者初步了解明清以来乃至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疫情以及政府、社会和家庭对疫情的反应和应对,为当今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应对提供了一种历史维度,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六、《鼠疫与近代中国:卫生的制度化和社会变迁》

该著作为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饭岛涉教授的研究专著,由朴彦、余新忠、姜滨等人翻译,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该著作是在东亚地区较早以医疗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疾病史的开创性著作,作者通过搜集大量的史料如地方志、海关报告文书、地方档案及报刊等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系统地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包括中国香港、台湾及大陆的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暴发、防治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等。同时作者将疫情的发生与中国的卫生制度化或行政化联系在一起,在借鉴制度化或者卫生行政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引入和实施卫生行政的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晚清以降,尤其是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剧烈时期,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医疗卫生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亦正是在这一视角之下,作者探索了中国医疗卫生的行政化或者制度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意义,以及中国医疗卫生制度化特点和产生的问题等。作者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研究中国传染病的流行、应对及由此产生的卫生制度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社会文化史、医疗史乃至传染病史的研究内容。

七、《奉天国际鼠疫会议报告》

该著作由国际会议编辑委员会编著,由张士尊翻译而成,并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在清朝,中国的东北及华北地区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传染病——鼠疫,这场鼠疫夺走了近五万人的生命。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政府主动联系了约11个国家的专家来到中国的奉天(今沈阳)召开了国际鼠疫会议,以此来明确这种传染病的暴发的原因及其性质,并在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诊治鼠疫的措施等等。该著作正是在屡次会议的基础上汇编而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会议的程序规则,共召开了十七次会议;第二部分为临时报告准备决议和证据,共召开了六次会议,并附有对鼠疫菌凝集的有关试验等;第三部分主要分为四章总结了此次鼠疫等。

八、《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

该著作为曹树基及李玉尚的研究专著,并由山东画报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该著作是中国学者对中国鼠疫暴发及流行时第一次且比较全面的论述,它耗费了两位作者的十年心血而终成该宏伟巨著。作者分别就鼠疫史的方法论、在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鼠疫暴发及流行的模式的不同、社会环境变迁与国家医学等多个维度着手,分析了鼠疫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以及与中国历史演进的关系。基于以上因素,作者对鼠疫与中国社会环境的变迁提出了新的阐释,而对于长达七百多年的中国历史的演进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该著作为我们研究传染病史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而且亦丰富了传染病史研究的内容。该著作共分为五编对鼠疫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行了考察,第一编主要就研究的缘起、背景及概念进行了梳理,作者不仅就本专著的思路、方法、鼠疫的概念等进行了介绍,而且亦对鼠疫在文献中的记载进行了梳理,民众对鼠疫是如何认识的及如何介绍患者症状的等等。第二编主要是梳理了战争时期鼠疫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以及如何改变整个战争的进程等等。第三编主要是梳理了和平时期鼠疫是如何暴发和流行的以及存在诸多流行模式等问题,如粤闽模式、东北模式以及西北等模式,不同的模式流行的方式各不相同。第四编主要介绍了鼠疫发生之后政府、社会等的应对,作者亦是根据不同的区域对其进行了分析。第五编为结论,基于以上分析,不同的区域,鼠疫有着各自传播和流行的方式,自然亦有着人们不同的应对模式,因此在作者看来空间的意义便十分重要,这为读者了解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对其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九、《除四害技术资料汇编》

该著作为上海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编著,并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所谓的四害主要是指苍蝇、蚊子、蟑螂以及老鼠,它们不仅是一些传染病的主要来源,且对人民的卫生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便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消灭四害的运动,并出版了一些消灭四害的书刊等。而该专著虽然以四害为名,实际上亦囊括了臭虫、钉螺等害虫,它主要是分别介绍了这些害虫的生活规律及对其的消灭方法,同时还包括了对这些害虫的研究,以及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消灭方法的创新等,对群众消灭害虫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亦在本书中有所体现。

十、《鼠疫防治法规文件汇编》

《鼠疫防治法规文件汇编》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1号传染病,是一种烈急性传染病,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鼠疫作为一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明显的回升趋势,被鼠疫感染的患者的数目显著增多。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亦将鼠疫列为重新流行的20种传染病之一。鼠疫在中国的传播虽然有着长久的历史,但鼠疫作为一种传染病却不能从根本上对其加以消灭。随着科技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较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大规模鼠疫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局部鼠疫的暴发和流行仍是威胁人民健康和暴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潜在威胁。基于此,国家于2008年颁布了《鼠疫防治法规文件汇编(2008年版)》,它主要是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为防止鼠疫及其他传染病的暴发及治疗提供了法律依据及政策支撑。

以上著作为人们了解传染病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丰富了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和改善,在医史学家及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将更加丰富,从前人对防疫传染病的过程中吸收经验和教训,并为人们最终战胜传染病提供信心和力量源泉。

(作者:简玉祥,单位: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2158.html

上一篇:[转载]近代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
下一篇:[转载]吴文清:近代中医参与鼠疫防治(3)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