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洪钧:《内经》时代的热病学

已有 2422 次阅读 2020-8-16 10:2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内经时代, 热病学 |文章来源:转载

《内经》时代的时限,仍按拙作《内经时代》的看法,定在战国末至后汉末。十几年前,这一时代的纯医学文献只有《内经》,现在则有武威医书,马王堆医书和张家山医书等出土。较浓缩的文献还有扁鹊鹊、仓公、华佗等人的传记,此外便只有零星记载见于属于这个时代的其它著作了。然而,除《内经》外,其它文献论热病的内容极少,且大多已在《内经时代》中讨论过,故从略。本节即以《内经》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现本《内经》中的热病学说。倘有的学者对《内经》时代看法有异议,亦不影响讨论,承认《内经》中有关内容代表《伤寒杂病论》之前的热病学即可。

一、《内经》时代的热病学说

《内经》中讲热病的篇章比较集中,所占比例也相当大。《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至《素问·欬论篇第三十八》及《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计十三篇,大都是讲热病的。《灵枢·五邪第二十》、《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灵枢·贼风第五十八》、《灵枢·寒热第七十》计四篇也是热病专篇。“七篇大论”不属于《内经》时代,本节附带略加分析。

粗看各篇便会发现,《内经》的热病理论不属于一个体系,大有百家争鸣的味道,编者是兼收并蓄的。下面按当代讨论热病的习惯做一综合分析。

1.关于病名和病因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说,热病皆伤寒之类。然而,《内经》中没有“伤寒病”的说法。热病之外,算得上病名的,还有风、温病、寒热、疟、肠澼和痹等。温病并不独立,也无专篇论述,它仍属于热病,即“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或“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二者虽矛盾,均因伤寒所致是统一的,这反而成了后世温病学派新感、伏邪说的依据。还有“后夏至日为病暑”的说法,则暑病在《内经》中也属热病。不过,《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又有“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的说法,这种矛盾同样给温病学派留下了据以发挥话头。类似情况还见于疟。《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说:“痎疟皆生于风”,而《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却说:“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看来只好承认风、暑均可致疟。然而,《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后半又出现了温虐先伤于寒的说法,则伤寒亦可致疟。《温病条辨》把虐病分属上中下三焦,又有瘅疟、肺疟、心疟等说,貌似有理,实则零乱不实用。究其缘故,实因对其病因仍无本质认识,不得不迁就《内经》。

“风论”是专篇,照该篇(《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的说法,风伤人,可为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及其它各种风病。看来,风使人得的病太多了。上述病名中,只有偏枯应不属于外感。上文已提到风可致疟,那么,热病、寒热二者之间有何异同呢。浅见以为,这是对病因强调不同所致。

拙作《内经时代代》中已指出,古人最先重视的致病外因是风。风为百病之长(始)的说法,在《内经》中凡三见(《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灵枢·五色第四十九》),其他病因均不曾这样强调。可以设想,较早期的外感学派,是以风解释一切的。“风论”成为专篇,似可以证明当时研究很多。

但后来,寒的重要性超过风,逐渐出现风寒并论或以寒概风的局面,至少把热病都归因于伤寒了。于是,寒热被排斥在热病之外,故《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灵枢·寒热第七十》约是重风派的两个残篇。

风、寒、湿三者杂至使人得痹,自《内经》始即成定论,单伤湿能否患热病呢?《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给后世温病派特别重视湿邪开了法门。不过《内经》中的湿主要指地之湿气,多伤人身半以下,不如风寒重要,只是比暑更受重视。《内经》又认为秋天易伤湿,成为冬天嗽上气的病因,这与后世温病派将湿略等于暑是不同的。此外,将湿直接与长夏联系,也不见于七篇大论之外的《内经》,玉冰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时才这样说,足见其后起。

总之,《内经》热病的病因、病名很不统一。名不正则言不顺,知识一旦上升到理论阶段,非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不可。要区别概念,最好能同时区别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就热病而言,即应明确热的总定义及各部分定义,探求其病因和临床表现特点。古代人已认识到必须解决这一难题。《难经》把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统称伤寒。广义的热病概称伤寒,显然是寒邪的地位更高了。如果说《难经》发明了风寒暑湿皆从寒化而伤人,故一切热病均概称伤寒,此后有《伤寒论》出现。则刘河间倡六气皆从火化,可以看作温病学说的先声。这是后话。

《内经》时代的热病病因学约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流行风生百病说;第二阶段,四季分别伤风、暑、湿、寒而递变发病;第三阶段,风寒暑湿均可致热病,常风寒并称;第四阶段,突出寒第地位,风反而附于寒。自然,四种主张并存的情况,也应该是有的。

2.关于病机

不同病因为什么均可导致热病,《内经》中的说法并不很令人满意。《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说:“寒盛则生热也。”实在不足服人。当然,如果从阴阳转化思想看,此说有理。《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的说法稍好,《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的解释可能更好些。不再引经文。

3.关于证候分类——辨证

《内经》的热病辨证既简单又纷乱,大体是三套学说。按表里部位分为皮、肌、骨三层的学说应较较早,可见于《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此说更进两层,变成由皮毛至肌肤,至筋脉,至六腑,至五脏,共五层,见于《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此两说出现均应较早。按五脏分证的,可见于《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等篇。《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依次讲肝、心、脾、肺、肾热病,《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依次讲肝、心、脾、肺、肾风病等,完全是从五行生克推出,经过改造,后世仍较常用。按六经分证的只见于《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是《伤寒论》六经体系的张本,对后世影响最大。此说应最为晚出。试看《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辨疟兼用六经和脏腑辨证,分为十二疟(实则十一)。《内经》时代对疟研究最深入,应该为《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做了重要准备,不过《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的六经体系只有理论上的价值,是一种假说,这一理论只有经过临床验证并大大修改之后,才形成《伤寒论》的六经学说。

4.关于脉法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有一段诊热病的脉法,基本上只用用以断生死,不用以定治则,和仓公的脉法相近。《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未段的脉诊则大有进步,发展到以脉候证的水平,多非臆说,也是相当晚出的。限于篇幅,均不引原文,读者并不难查到。

5.关于治疗

《内经》十三方中,只有小金丹与热病有关,而且是预防性药物。多数学者以为,此方应为汉后炼丹家发明。因此,若不考虑“七篇大论”和其它文献,则不能肯定《内经》时代已经有了用药治热病的理论。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治热病有汗泄两法。旧注以为泄法即是下法,未必是。《内经》时代治热病以针灸为主,当时最常用的针法叫59刺。这套刺法既可发汗,又可泄热。刺法发汗叫做补,浅刺放血是泄热,刺破大血管大量放血则止汗、止热。针刺发汗和浅刺放血泄热现仍常用,唯选穴比《内经》少。大量放血则早已不用,大约效果不佳,逐渐被淘汰。记放血处颇多,读者欲查,可参看《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等篇,动静脉放血均有。《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放血治疟,原则与热病同,亦有59刺。但该篇明确提到“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若此十三字非后人羼入,则当时治疟用药理论已具雏型,其它热病亦当有用药理论,然仍不一定解“泄”为用药攻下。

针刺之外,治热病还常用物理疗法。《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有让病人多喝冷水,少穿衣服,处冷环境,直至发冷为止的治法。此法后世似不用,《伤寒论》中的灌法多解为冷水洗身,约与此法有关。《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还有推颈动脉治热病,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按摩法。治厥则用熨法,见《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热病灸法,主要见于《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后人亦少用。

《伤寒论》中多处提到“被火”,“火熏”,“烧针”等法,《内经》中少用,且不用以治热病。

6.七篇大论与热病

笔者在《内经时代》中指出,“七篇大论”的成就在于首次提出外感六淫说,此后直至吴又可,再无人突破六淫体系。其余公式化的病机、治则学说对后世热病学发展无明显促进作用。

然而,七篇大论是研究自然(天地)变化,人体健康,疾病防治三者间关系的,是一套很严格的流行病预测理论,查其论病内容,确以热病为多。然而论其学术价值,则《伤寒论》成于此说之前,非因其启迪而作,温病学派出现于此说之后,却是吴又可冲破此说束缚之结果。故运气学说对中医临床有弊无利。惜至今仍有论者言其如何与实际相符,窃以为诚无聊之甚。笃信此说者固不必用以取代现已建立的世界疫情和气象预报网,然施之于自身及家庭应非难事,倘言而不行,则观其行而知其言妄。

7.热病死证

《内经》时代热病疗效不佳,死亡甚多。《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说往往得病六七日死亡,可知如西医说的古典霍乱、鼠疫等一两天即使患者致死的烈性传染病当时并不多见。又说病好多在十日以上,似乎又不是指现代所说的普通感冒。为便于读者理解《伤寒论》的价值,现特将《内经》中热病死证摘要列出,供下节讨论《伤寒论》时参考。

“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阳明厥则喘……厥逆连脏则死”(《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寒气暴上,脉满而实……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则生,冬夏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尽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者生,逆者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者生,急者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肠澼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肠澼下白末……脉沉则生,脉浮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肠澼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阴阳虚,肠澼死。”(《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

“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枢·热病第二十三》有: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

“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

“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

“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髓热者死。”

“九曰热而痉者死。”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骨髓,死不可治。”

以上死证,约分三组,《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刺疟篇第三十六》中所论,重证不重脉,纯从病理推出;《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各条脉症合参,以脉定生死;《灵枢·口问十八》的九不可刺最简明,有证无脉,为示针灸家危候,文虽简,均非臆说。该篇其余三条,则类似《伤寒论》之条文,或系病案整理而成。

此处未列《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五脏热病死证,因其文字较多且费解。然抛开病甚日、大汗日,死日之干支,则亦均可信。从文中可看出,热病之预后同汗后是否症状缓解关系极大。如此便可理解何以自《内经》以来,治热病首重恰当使用汗法。亦不可认为这种由日干支结合热病症状测生死的学说纯系闭门造车,当时极有可能如此付之实践,恰似现代的病程记录。

另有少量散乱或不能确指为热病死证的条文,不再列。总之,即从纯中医角度看,亦不能说上述死症,后世均不能治。其中大多证状太简略,难以为据,至于说理勉强处,亦很明显。

二、《内经》热病理论的得失

笔者曾指出,《内经》的核心思想是法自然。(请参看拙作《内经时代》第九节),这种思想的最浅层理论即顺应四时,这层理论在当时是积极而实用的,对外感病尤其如此。试看其中论热病,必从春夏秋冬及各季节的主要气候特点——多风、多暑(热)、多湿、多寒立论,便很明显,观察分析也基本符合实际。直至温病学派后期的思想,基本上仍受这种思想指导。顺应自然的最高层理论是宇宙全息论,其中溶进了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说。这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促成的(请参看拙作《内经时代》第一至六节),为构筑理论体系的需要,四时变为五时(便于用五行),四时气变为五时气(再变为六气、六淫),五脏应四时或五时,五运六气分别对应五脏六腑(或六脏六腑),五色象征五脏,五味作用脏腑,经脉既与脏腑联系,又与天地相应,等等,其完善程度在古代医学理论中无与伦比。

应说明,《内经》体系尤其对外感病实用。《素问》中几乎没有一篇单论内伤,而专论外感者在十篇以上,《灵枢》论内伤稍多亦不系统。由此应想到,《内经》时代外感病是医家面临的急迫问题。亦足以理解,何以中医理论体系中,外感学说成熟较早——《伤寒杂病论》紧随《内经》出现。(读者或不同意此说,请细看经典,此处不便多论杂病。)

显然,《内经》的热病(外感约等于广义的热病)理论亦有严重缺陷。首先过分夸大了四时对人体作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说法,就是在人体变化规律与非生命界变化规律之间划等号。这样,人顺应自然成了绝对的,何时得何病也成了绝对的,结果,在戾气学问世前,无法解释很多病——尤其如现代所说的烈性传染病,为什么会“一年之内,无论长幼,病状相似”,也无法解释同一时期各地发病何以不同。运气说的致命弱点即在于此。

缺陷之二,是外因致病在理论上机会均等,不足以说明《内经》本身为什么依次重视风、寒、湿。

缺陷之三,是把非时之气的致病性绝对化,(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足以抵消这种绝对化),没有给免疫思想留下余地。于是,“治未病”纯粹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上工只,不过善治皮毛,治萌芽。普通人想少得病,只能躲避虚邪贼风,再加上恬谈虚无,精神内守。

《内经》时代的理论有上述缺陷是不足为奇的。当时,人们对非生命界、生物界、人体命现象了解太粗疏,不可能在更细密观察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世界,只有借助许多假说和演绎推理。然而若问,为什么中国医学没有较快地发展到解剖分析阶段,笔者仍感到难解(尽管这不是本书探讨的课题)。比如戾气学说的要点如此接近微生物病因说,为什么没激发人们研究微观世界?经验的免疫技术——人痘术出现后,为什么没有对六淫说构形严重挑战,促医界梦醒。这些问题追根溯源也许都要找到《内经》时代去。我们将和《内经》大体同时的西方医学经典拿来,看他们怎样建立热病理论,也许有助于认识这个问题。请看第七节《希波克拉底全集》和《盖伦全集》的介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46557.html

上一篇:[转载]赵洪钧:我为什么和怎样写比较热病学史?
下一篇:[转载]赵洪钧:从《内经》到《伤寒论》——伤寒学史比较研究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3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