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蠹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h2009

博文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已有 4170 次阅读 2011-5-30 22:36 |个人分类:音乐系列|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摘自林海音《城南旧事》
 
      林语堂曾经说过,人们对于故乡的眷念,大半是因为留恋儿提时代尽情尽兴的玩乐。我的故乡在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江汉平原,这里水系发达,河湖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那时候,这个地方从来不会像今年这样缺水,相反,从我开始记事起,我的父辈、后来就是我自己,曾经多次参与过不同方式的抗洪抢险活动。而我儿提时代的玩乐,除了行走于这古云梦泽隆起所致的江湖,钓鱼、打架、捉迷藏之外,还包括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雁翎队》、《小兵张嘎》中的白洋淀,《渔岛之子》、《小螺号》中少先队员们嬉戏的海滩,《西沙儿女》中金银岛上的椰树,《海岛女民兵》、《渔岛怒潮》里描述的渔村生活,是我童心中梦想的乐园。我的内心总渴望着,有机会去畅游祖国的江河湖海,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自己!     
      直到很久以后,我再仔细回想,这些伴随度过我童年的电影场景和文学描写,所以能够影响我至今,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中的战争与反特故事所弘扬的英雄主义情结,非常契合我生活的那个时代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但毋庸置疑,除此以外,我还是无法排遣的,是对于那能够洗我胸襟的浩瀚的湖海之恋。我向往着、向往着,那一片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大海呢!

    《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海鸥》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正流行。我在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的间隙,听到它们,总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并引发无限的遐想。同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的墨西哥湾流,纵横四海的《大西洋底来的人》麦克.哈里斯,都曾经让我如此着迷。我的内心深处似乎总回荡着一声声亲切的召唤:让我们看海去!
      大一时新生聚会,来自福建的同学唱起了《鼓浪屿之波》,那优美的旋律就好像一只无形的手,拨动了我的心弦——一直到国庆6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歌会上,厦门市直青年合唱团再次唱起这首歌,依旧让我感到激动和震撼。
      许多年过去了,我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终于第一次来到了海边,真正看到了大西洋的海。
      再后来,我又“踏平东海万顷浪”,倾听“渤海渔歌”,越过琼州海峡,到“天涯海角”领略蔚蓝的南中国海的壮美,所到之处,无不令我心旷神怡。看海的烟波浩渺,听水的潮起潮落,那种感觉,挺好!
      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实的我,又收获了许多童年时所无法领悟的感受,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人生于世,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也是必须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我渴望: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007-449758.html

上一篇:衣莫如新人莫如故(老蠹说书之11)
下一篇:闲侃《水浒》之八:高徒出于名师
收藏 IP: 159.226.125.*| 热度|

6 杨华磊 余昕 曾新林 侯成亚 张玉秀 邱敦莲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