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学生写作的动机分析 精选

已有 10200 次阅读 2021-3-30 11:4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个体做什么事情或不做什么事情,除了外在影响因素,还有内在影响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里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是动机(暂不考虑能力问题)。由动机切入,有望更清晰地分析个体的行为表现,例如,学生的写作情况。

心理学中有很多动机理论,当前比较流行的是德韦克成就目标理论。这个理论把个体的动机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按照我的理解,这两种动机可以简单地顾名思义,即掌握目标就是个体的行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表现目标就是个体的行为以表现自己、获得认可为目标。每个人都有这两种动机,不同个体,这两种动机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都有差异;即使是相同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两种动机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也有差异。

当前的写作教学,教师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掌握目标,较少地关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表现目标。结果就是,普遍地讲,学生的掌握目标较高,表现目标很低。学生写作的过程,主要是由掌握目标推动的,而表现目标的力量很弱。学生完成一次写作任务(即,写出一篇作文),跟完成一次理科作业相同,能完成就行,甚至体验更糟,感觉是被迫写作的,很少或根本没有想着用作文来表现自己,特别是展现自己的才学、才能、才华,自然也较少或难以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实际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写作过程中,表现目标的力量十分微妙、十分强大,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恰当利用这种动机,那么,将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这里举我的一个小例。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曾在作文中用了“则个”一词。老师照例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朗读,当读到“则个”时,他不经意地小声点评一句:“这个词用得古了点儿。”我听到暗自欣喜,我其实想表现的就是,让老师知道我是看过《水浒传》的,我是不满足于语文课本的,我还看了课外读物的。后来,我无须再用这类词语表现自己,老师已经认可我的努力,我由此而受到鼓舞与激励!

即使是现在,我写这些小文也是深受表现目标推动的,即,让大家看到我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的观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表现自己、获得认可。因此,看到网友点击和来访,我特别高兴与感激!我想,其他博主推出博文大概也主要是表现目标在起作用吧——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掌握目标呢?

成年人都是这样,何况青少年?我认为,现在太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写作的表现目标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79309.html

上一篇:修改40遍
下一篇:“唯书”的课堂教学:王二小真勇敢
收藏 IP: 113.13.46.*| 热度|

17 郑永军 褚海亮 孙颉 彭真明 黄永义 康建 陈志飞 张晓良 郭战胜 王林平 杨正瓴 赫荣乔 赵志宏 张鹰 李万峰 张学文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