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被艺术遮蔽的技术

已有 2120 次阅读 2020-9-4 07:28 |个人分类:思维秀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image.png


image.png


         上图和下图,其实是一个物件儿。上图展开了水果刀和开瓶器的功能部分,

下图完全遮蔽了其实用功能,俨然一张精美的京剧脸谱了。


          这个两用工具,我买了十多年,累计削水果和开啤酒瓶的次数,不过是

个位数。除了我吃水果、喝啤酒的低频之外。主要原因是下图的误导:这个脸谱

水果刀,背后有小磁铁。我喜欢把这个“脸谱”作为“冰箱贴”吸附在金属柜外侧。


       时间久了,我几乎忘记了它的实用性。只有当它不小心跌落下来,显示了背后

的刀与器,才让我想起,它不仅是艺术品,还是有使用意义的。这样的时候,

如果手头有苹果,我就削一个,安慰一下“技术被伤害和忽视”的“玻璃心”。


       一个当代工具的实用功能尚且可以被其表面的艺术美遮蔽,何况历史久远的陶器、

铁器、瓷器和青铜器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透过技术与艺术“级别”交替的现象,可以考察一种本质、一种原理。

      无论技术含量高低,只要借助于某种机缘,物品的艺术性就可能上升到超过技术

本身的程度。(可以大胆地设想——断臂维纳斯本来就是一个容器,断臂是出入口?)

      同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比如航天器的模型,除了可以作为(科研、科普)

教学用具外,也可以作为艺术品来收藏。

       再比如,报刊的创刊号,除了作为报刊资料收藏之外,还可以作为艺术品来收藏。

一般来讲,报刊创刊号的设计和制作者,都是非常用心的,往往会有书法家、艺术家、

政治家等名流前来助阵。在一些情况下,创刊号就是最后一期,这就更凸显了它的收藏

价值。

      再比如邮品中的邮票、首日封、邮戳等,也是技术被艺术遮蔽的实例。我曾经短期内

收到过数百封信。起初保留过信封和信件,后来全处理掉了。少量邮戳,反倒是一个小战

友保留下来了,他搜集邮戳。那个时候,邮票雷同的多,邮戳有个性的多。实际上,有些

“快递”信封、航空信封,也是颇具收藏价值的。


     这种技术被艺术遮蔽的现象,有时候未必是坏事;有时却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吧。

接着说开头的脸谱遮蔽的水果刀、开瓶器。此类工具还有人形表面的多功能工具。它的

事迹功能更多。但是,由于其外形太像人了,以至于拥有者不还意思把一个“小人儿”

攥在手里当工具恶狠狠地使用。好比唐三藏看见人参果一样,坚决没有食欲、拒绝胃口

大开。徒弟享用,他可以不管,自己绝不吃“婴儿”。这是水果的“艺术性”在三藏师傅

的眼里远远超过了其功能性——水果的例子。


    技术被艺术遮蔽的水果刀仍然在装饰着金属柜,它的使用功能被颜色和功能单一、外表质朴的

水果刀代替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249193.html

上一篇:介绍北斗的视频(链接)
下一篇:紧贪慢贪引来检察官
收藏 IP: 124.207.244.*| 热度|

2 郑永军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