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对广义相对论质疑的讨论

已有 7507 次阅读 2010-1-9 23:26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发送短消息
 
对广义相对论质疑的讨论



[侯振宇]博友在我的博客中,提出一些具体论点,质疑广义相对论的“3大验证”,为回答这些质疑,须写此文,进行讨论。并望通过讨论,能有益于更正确、深入地理解广义相对论,及其“3大验证”。



你所摘录引用的吴鑫基《1919年日全食观测与广义相对论的初步验证》《中国国家天文》杂志4月号的文章,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叙述:

“广义相对论却认为,万有引力不是一般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比如牛顿力学认为月球绕地球运转是因为月球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但广义相对论则认为是地球的质量扭曲了附近的时空,月球在弯曲时空以最自然的方式运行,走出了一条绕地球运转的曲线。就如火车沿铁轨运行一样,当铁轨变弯曲后,火车自然沿弯曲的铁轨运行。”

会使人误解为:似乎万有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其实,广义相对论也是认为:是物体间的引力引起其动量(包括数值和方向)的改变,但是,还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时空弯曲。在此的关键,还在于有引力的作用。而只是还必须计及因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时空弯曲。



你质疑验证广义相对论的“3大验证实验”,即:



1.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主要是:进动角仅按经典力学牛顿引力计算的结果只是实测值的1/6,且符号相反。而按广义相对论,计及引力引起的时空弯曲计算的结果就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你对此质疑的理由是:



1.1。吴大猷先生曾提出:“在水星之情形,观察的结果,需先做许多校正 (如受其他

行星之干扰等) 这些校正总值达5160” 之巨,剩余43”实不及总值的百分之一。故,理论与观察结果之吻合,似不宜遂作定论。“



但是,对水星进动的理论计算值,正是并不计及其它行星的影响的结果,而实际观测到的运动值却是包含着其他行星对它产生的影响,当然需要从中扣除。至于扣除值远大于剩余值的问题,就只要实际测量精度的有效数字能保怔剩余值的足够精确即可。而实际上,其他行星对水星进动产生影响的计算值和观测到的运动值,都是达到角秒的4位有效数字的。因而,水星进动角秒的2位有效数字应是足够精确的。



1.2.因太阳风,太阳的质量每年损失3X10-14M⊙! 讨论水星每一百年的进动, 太阳对水星的引力至少减少3X10-12倍。爱因斯坦1915年计算显然没有包括太阳风的影响!

但是,太阳对水星的引力是与整个太阳的质量有关的,太阳风,太阳的质量损失,每一百年也不过3X10-12 M⊙。这种量级的影响是完全在实测误差范围之内,根本不必考虑。



2.光子在引力作用下运动方向的偏折。

主要是:在日全蚀时,恒星发出的光子经过太阳附近,受太阳引力和在引力作用下,时空弯曲效应,而发生偏折角度的测量。



你对此质疑的理由是:



2.1.把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折射隐藏了

你强调:

“太阳附近物质密度和它与太阳的距离成递减关系。星光通过太阳附近就是由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再进入光疏媒质的过程,光线发生折射是必然!”



但是,实际观测到的恒星发出的受太阳引力发生偏折的光子,都不是穿过太阳的任何部分的。它们会受太阳物质光疏密的什么作用?!根本与太阳物质光疏密的折射无关啊!



2.2.太阳的视角大小的缩小,的影响。

你列举了历次对太阳的视角大小的缩小的观测结果。而认为:“日全食时的引力星光弯曲即使在今天也只能是定性讨论,是绝对没有定量分析的可能。爱因斯坦及其支持者在日全食观测上侮辱了科学!”



但是,太阳对于在其边界之外的光子的引力都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即使太阳有所缩小,姑且不论其视角大小的缩小有多大,或密度分布如何变化,只要总质量基本不变,就都只影响其质心的位置变化。

而对于基本是球对称的太阳,其质心就始终是其球心,因而,即使其视角大小有所缩小,只要总质量基本不变,就对在其边界之外的光子的引力没有影响。

因此,日全食时,观察到的引力使光子运动方向的偏折是完全科学的!怎能已此反诬爱因斯坦及其支持者“侮辱了科学!”?!



3.光子在引力作用下,频率的红移

主要是:光子在引力作用下,频率的红移也只有计及时空弯曲效应,才能与实测值基本相符。并已由以地球、太阳、和多种星团的多个恒星为引力中心的许多实测所验证。



你认为频率的红移是其它的原因,但没找到你所认为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请简略告知、再讨论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75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285756.html

上一篇:关于“数学”的对话(119)关于“费马大定律”的科普对话(15)
下一篇:创建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104)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