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钓鱼岛事件的思绪

已有 6458 次阅读 2012-9-12 17:08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日本, 钓鱼岛, 影响, 抗战

吕乃基

曾经以为,在中国强大之后,将在世界上更加自主和自由的呼吸;

曾经以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全球化大潮,国际环境会更加友好……

 

然而,进入2012年,围绕黄岩岛和中越之间岛屿之争,南海问题突现,现在,钓鱼岛事件更是直截了当地摆在国人面前。尤其是后者,将对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物质和能量而言,世界是守恒的;就人类目前的能力而言,世界而且极其有限。一国,特别是如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复兴,必然要求世界格局的重组,要求得到历史曾经拥有而在后来失去的一切。中国已经发表严正声明,寸步不让。

 

看来,日本,注定要成为中国崛起道路上最大和最直接(即使背后是美国)的障碍。从甲午海战到侵华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灾难不仅是经济损失,也不止是烧杀抢掠,而且是阻塞、扭曲了中国本来正在发生的由下而上内生的现代化道路。

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华民族体现了莫大的宽容,然而宽容,必须换来对方同等的宽容,而不是得寸进尺。钓鱼岛事件说明,账还是得算,债还是得还。历史的恩怨不能搁置,树欲静而风不止,终究要有一个了结。是时候了。钓鱼岛,侵华战争、甲午海战,乃至历史上的倭寇,来一个彻底的清算。

 

毫无疑问,由此必然消耗大量资源和精力,影响经济建设,甚至影响到正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民生。

更大的影响会类似于当年的侵华战争。已经过于强大的国家会因此获得更大的权力,以及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改革的深入推进。

问题还在于,在钓鱼岛事件的处理中充满着风险,尤其是对于执政党。面对日本的步步进逼,执政党显然受到来自底层越来越大的压力,继续容忍后退的余地越来越小。要是不惜一战,未必有胜算的把握。核武器断然不能用,大概也不会动用战略导弹,具有优势的陆军鞭长莫及,空军的作战半径过大,剩下的就是海军了,而海军的优势并不明显。执政党承受不起万一落败的风险。历史上,政权随着战争的失败而垮台的事例难道还少吗?再说,一旦扣动扳机,而后的事态在范围和程度上将越来越难以控制。在相当程度上正因为此,有关方面已经出面澄清,东线无战事。

 

然而,彻底了结同样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在外患之下,有可能以钓鱼岛事件为契机,有效扫除当下正在蔓延的诚信缺失。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以经济乃至战争的代价,换取民族的救赎和凝聚。如果自己产生不出自我拯救的力量,那么就借助外力。这是一种悲哀,或许也是一种宿命。在命运前来敲门之时,排除自己身上的毒素。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归零”(参见归零:以汶川的名义——汶川地震半年祭)。

8年抗战的经历,有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若是能够在非常时期也注意妥善地应用和改造权力,那么,钓鱼岛事件,未尝不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机会。宽容,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不仅是对外的宣传和姿态,而且在于国民的素质和社会运行的机制,更在于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人类所共有的普世价值。

 

此外,一旦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就意味着打破美国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统一和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要是以某种谋略,与台湾共同对日,可能会是意外的收获。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再度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确是如此,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底线,而底线一旦突破,中华民族就一落千丈,什么都不是。包括引以自豪的GDP第二,包括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

 

还要请教各位网友一个问题,日本和美国在二战期间同样不共戴天,从珍珠港中途岛和一系列岛战,再到迄今人类一共投下的两枚核弹,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为何今日走到一起,甚至可以在围绕岛屿展开的演习中并肩作战?中日,却解不开这样的死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612044.html

上一篇:树的絮语
下一篇:出题的最高境界
收藏 IP: 121.237.43.*| 热度|

55 林中祥 陈安 刘洋 戴德昌 陈小润 朱艳芳 赵美娣 王涛 周可真 文克玲 孙东科 王春艳 柏舟 杨小燕 丁魁礼 周华 王芳 陈国文 卫军英 唐常杰 刘广明 任国玉 柳顺义 吴国林 雷栗 夏铁成 逄焕东 焦豹 曹建军 韦玉程 徐耀 汪晓军 李孔斋 陈珍珠 李土荣 李杨 王修慧 伍光良 李宇斌 linxianzu zhouguanghui agreatboy 者仁王 mathqa phage sanwenshi retiree jzpalsgg zzjtcm GW88 niming007 iKingcn Haojing01 lliqigv louiex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