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吗?

已有 3699 次阅读 2015-12-11 06:50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吗?

武夷山

 

5年前,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先抄录如下:

 

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

2010-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武夷山

   一般说,创新是与变化联系在一起的,不变化,都是老一套,还算什么创新呢?我却想说,还存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型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是更重要的创新。

乍看起来,这绝对不可理解。不变就是保守,是创新的反义词,怎么能与创新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创新本身就含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我所说的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是用基本不变的方法与思路,去对付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里,手段是不变的,手段所服务的目标却是个移动靶。我们现代人类碰到的许多重大挑战,都是比创造利润与财富更艰难、更变化多端的复杂任务。

 

下面,我们以中西医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现代医学(俗称西医)的治病思路,是以变应变。出现了艾滋病,就着手开发艾滋病疫苗;出现了SARS,就着手开发SARS疫苗;出现了H1N1流感病毒,又赶紧研制H1N1疫苗。且不说,疫苗能否研制出来(1981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例艾滋病人,迄今近30年了,仍没有管用的艾滋病疫苗问世)。且不说,研制疫苗的速度能否跟得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单是疫苗开发所涉及的巨大成本,就意味着公众不一定能有机会享用这一成果。

中医药学的保健与治病思路,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古时候,人们就用那些草草棍棍治病,几千年后,人们照样用这些草草棍棍治病,只是根据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人调整药方罢了。《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有一句台词:“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在真正优秀的中医面前,有古代先哲的医学思想与经验垫底,简直没有什么疑难杂症和新病种不能对付的。

就以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金花清感颗粒”新药研发为例,中医药制方筛选团队的专家们针对疫病的流行规律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症状特点进行了潜心研究。按照中医理论,参考《伤寒论》、《瘟疫论》等中医经典古籍的百余张古方治疗疫病经验,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统计分析资料,以具有2000多年治疗发热性传染病历史经验的“麻杏石甘汤”和具有200多年治疗温热疫病历史经验的“银翘散”为基础方,集中数十位中医专家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经验,通过全面临床研究实践优选出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两个有效方剂,经辨证论治反复筛选,最终形成目前的“金花清感”方。专家们通过采用国际通用的医学科研方法来评估,证实了“金花清感”方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方药。值得一提的是,“金花清感”方费用十分低廉,单日费用仅为16元,总疗程费用80元,无不良反应,且几乎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

“金花清感方”的问世,是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的一个极好范例。尽管新病种层出不穷,但是,中医药专家的诊疗思想没有变,对付有关病症的基础方剂没有变,这样,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的费用,筛选出有效的方剂。

那么,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有什么突出的特征呢?

我觉得,其最突出的特征,与某类艺术创作有很高的相似性,那就是强调“回到源头”。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高狄(AntonioGaudi)曾说过:“原创性就是回到源头。”持这样观点的艺术家并非只有他一个人。按我的理解,这里的源头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某种宝贵的艺术观念的源头,二是诞生了该观念的那种文化、那种土壤。为什么很多西方艺术家对非洲艺术情有独钟?为什么很多中国艺术家特别愿意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去采风?原因之一,是非洲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反而使得他们保留了较多原始性、质朴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激发艺术家灵感的不竭源泉。

本文强调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并非要否定另一种创新。事实上,这两种创新也是一阴一阳的关系,阴阳相济,善莫大焉!

抄完这篇老文章,说说我最近的感悟:也许,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不独是中医药。拿中文来说,每个单字相当于每一味药材:药材的组合是无穷的,从理论上说,巧妙、恰当的组方就可以应对新出现的疑难杂症;单字的组合也是无穷的,无论出现什么新事物,用常用汉字的新组合都基本可以应付。中医药和中文二者之间在这方面的同构关系非常明显。这不像英语,每出现一种新事物,就要造一个新词:telephone,television,mobile phone,等等,汉语的“新词”却几乎都是利用“旧字”:电话、电视、手机,等等。在西方国家,每出现一个新的病种,他们就思考如何开发对付这种病的新药,而优秀的中医则考虑的是如何创制一个新的组方。

如果这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那我们千万不要丢了这个传家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缺不了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942517.html

上一篇:井与紧----日记摘抄(408)
下一篇:获得一位诺奖得主签名----日记摘抄(409)
收藏 IP: 106.120.63.*| 热度|

13 钟炳 徐令予 李学宽 李世春 陈楷翰 李竞 李健 周良 杨正瓴 鲍海飞 金耀初 陈南晖 王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