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减少碳排放,从我做起 精选

已有 5681 次阅读 2017-7-30 06:29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减少碳排放,从我做起

武夷山

(博主按: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7年7月28日,发表时被删减,且删减时出现了错误。此处为投稿原文。)

Kimberly A. Nicholas女士是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发展科学副教授。2017年7月12日,她在《科学美国人》网站上发表博文,A Hard Look in the Climate Mirror(用气候之镜好好照照自己)。此文介绍了她和同事Seth Wynes于同一天在开放获取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环境研究通讯)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主张:减少碳排放,从自己做起。

他俩根据39种文献源,评估了138种个人行为影响碳排放的场景,估计每一行为在全生命周期中每年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全世界10%的人口的家庭消费导致的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而这10% 的富裕人口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两位作者建议,发达国家的每个人若想为减少碳排放做贡献,至少可以做四件事。

首先,采用以植物为主的膳食。有人估计,假如全年都不吃肉,就能减少0.8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相当于一年中所有废旧物品都获得全面回收利用所对应的减排量的四倍。目前,加强废旧物品回收是很多国家大力倡导的环保措施,但它的减排效果远不如吃素。采用以植物为主的膳食有助于减排的原因,一是消除了牲口的甲烷排放量,二是直接摄食植物的效率较高,而“饲料喂牲口、人再吃肉”的效率较低。

Kimberly A. Nicholas本人是身体力行的。她基本吃素,除了鸡蛋、奶酪外,不吃任何肉。几年来,她发现自己身体更健康了,伙食费还下降了。

其次,减少空中旅行。他们的研究表明,减少一次跨大西洋飞行(比如,伦敦至纽约的往返飞行)平均能减排1.6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一次更长途的飞行(比如伦敦到东京的往返),减排量可达3吨左右。按照人们目前的规划目标,2050年时的世界碳排放总量要比现在低得多。假定把2050年的允许排放量分摊到每个人身上,那么,现在做一次长途飞行的排放量就把2050年的全年指标用光了!当然,世界上的多数人从未坐过飞机,多数美国人在上一年里恐怕也没坐过飞机。但对于经常乘飞机旅行者,少乘一次飞机就是为减排做出重要贡献。Kimberly A. Nicholas的一位朋友曾对她说,在欧洲范围内旅行,不坐飞机是完全可行的。此人从伦敦坐火车去维也纳开会,用了15小时。这次交谈后,Kimberly A. Nicholas女士决定,从此后她也尽量不乘飞机。几年来,她的空中旅行量减少了80%,她原来的贵宾卡也失效了。她只有在回美国加州探亲时才乘坐飞机。

再次,不用小汽车。若不用小汽车,每年约能减排2.4吨二氧化碳当量,是全面回收效果的11倍。电动汽车的减排效果相对较好,但排放量仍达到燃油汽车的一半。Kimberly A. Nicholas女士所倡导的,自己也是带头做的。她搬到城里面住,卖掉了小汽车,每天骑车上班。

第四,考虑下一代。生育孩子是一件大事。单从减排上说,按照目前的排放水平来估算,发达国家的父母每多生一个孩子,就相当于每年排放58.6吨二氧化碳当量,非常惊人。这些孩子长大后再多生孩子,排放量增加得更快。假定整个社会都基本上无碳化运行了,则多生一个孩子导致的排放量只有现水平的十七分之一。碳排放大大减少了的世界,对于下一代将是个更好的世界。

 

   这两位作者是针对发达国家发出的倡议。中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已经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大城市的居民也不妨听听她的声音。其实,我们不必完全吃素,根本放弃小汽车和空中旅行,但是,只要按照这些大方向采取一些行动,少吃点肉(还有利于健康),少用小汽车多乘公交,少坐飞机多乘高铁(经常还更省时间),都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我们对环保的切实贡献。

 

参考文献

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a7541/meta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68664.html

上一篇:参加“高端人才引进研讨会”并发言----日记摘抄571
下一篇:低技术才是真正万岁的----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80)
收藏 IP: 1.202.78.*| 热度|

17 徐令予 黄永义 文克玲 高建国 冯大诚 李学宽 范振英 代恒伟 赵凤光 强涛 刘立 张晓良 苏德辰 zjzhaokeqin shenlu Zent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