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C080808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RC0808087

博文

一种改进模拟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色散曲线的方法

已有 6964 次阅读 2017-1-6 22: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第一性原理, 光学, 半导体, 折射率, 非线性光学晶体

  注:摘自我的毕业论文《黄铜矿结构非线性晶体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第五章[thesis_chapter5.pdf],图表和公式顺序对应毕业论文顺序。具体细节也可以参考J. Appl. Phys. 117, 135702 (2015) 如果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交流指教(xiaoruichun@foxmail.com)。设计思路示意图如下:

A modified method to simulate the dispersion properties of infrared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s

设计思路图

==============以下是文章摘抄===========

      射率的色散性质是非线性晶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光学性质。目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已成为研究非线性晶体主要的理论方法。但是,对于非线性晶体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方面,却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表现在,声子对色散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以往色散性质的研究中只考虑电子跃迁的影响,而忽略了声子的影响,这种方法给出了相对可靠的双折射率结果,但是在红外截止边附近,计算结果和实验的差异较大。当前,折射率的色散性质普遍用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计算的方法来研究。如下图5.1所示,用此方法得到的AgGaS2和ZnGeP2的色散曲线和双折射率曲线。可以看到,这种方法能够给出相对可靠的双折射率结果,而且在能带附近计算的色散曲线的趋势也能和实验值较好吻合。但是,到了红外截止边附近,计算结果和实验值有较大的差异:所有的计算曲线几乎变平直,然而实验的色散曲线都往下弯曲。


图5.1  用光学性质计算方法得到的(a)(b)AgGaS2和(c)(d)ZnGeP2的色散曲线和双折射率曲线,实验值来自于文献[76]和[7]。

 从2.1节固体中的光吸收过程,我们知道在透明范围内,半导体的光学性质起源于两个基本的物理过程:电子跃迁和声子效应(对于理想晶体,自由载流子吸收和杂质与缺陷吸收可以忽略)。这些效应可以用振子模型(oscillator model(OM))准确地描述。振子模型是属于经典力学和电磁学的范畴的简单模型,描述折射率色散特性广泛使用的Sellmeier方程就可以用这种模型描述。根据这种模型,是声子效应使色散曲线在靠近红外截止边附近往下弯曲。但是,光学性质计算只把电子跃迁因素考虑进去,而忽略了声子效应的影响,这导致了以上和实验不符的计算结果。

 振子模型不仅能给出计算结果和实验不符的原因,同时也提供了如何改进的方法。有非耦合振子公式(2-13)可以看出,每一种效应在介电函数表达式中为一个振子项。因此只要在计算的色散方程中加入一个声子振子项,就可以弥补计算的不足。W. R. Lambrecht和Jiang X.S. 在CdSiP2和CdSiAs2的色散性质研究中,应用了以上的方法,其中他们声子项的系数使用的是实验值和经验值,得到了和实验吻合很好的CdSiP2色散曲线。图5.2为本工作使用他们的方法和提供的参数模拟的AgGaS2和ZnGeP2的色散曲线。


图5.2  用Lambrecht等人的方法改进AgGaS2和ZnGeP2的计算的色散曲线

5.1  模型与方法

 晶体的光学性质由电磁场中各种类型的振子共同作用决定(2.2节),介电函数可以表达为各种振子之和(公式(2-13))的形式:

在晶体的透明范围内,电磁场的频率ω远离振子的本征频率ωj时,阻尼项对介电函数的影响可以忽略(这里与4.3节需要考虑阻尼不同),因此介电函数的虚部近似为0。由折射率公式(2-28),可以知道

在透明范围内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因此


这就是广泛使用的 Sellmeier 方程。把折射率换成波长 λ 的函数(),Sellmeier 方程的表达式为

这里

基于振子模型,Sellmeier 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色散性质,其他的色散方程可以由它推导和简化[41](Sellmeier 方程一般形式与其它色散方程的关系见 5.5 节讨论)。我们知道,红外非线性晶体的透明波段由能隙和双声子吸收决定,一般情况下,包含两项振子的 Sellmeier 方程[78, 81]

就足以描述大部分红外非线性晶体的色散性质[78-80]。其中,第一项A表示高于电子能隙的电子跃迁对折射率的贡献,第二、三项对分别表示能带附近的电子跃迁和声子效应对色散性质的贡献。由振子模型的可以知道:

1.由于在透光范围内,因此声子效应使折射率减小,而且随着波长的增加,声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2.如果上述表达式中只有电子跃迁项没有声子项,在远离电子跃迁的本征频率时,介电函数几乎变成了一个常数。因此光学性质计算由于没有考虑到声子的影响,计算的色散曲线在长波波段平的。

3.一般情况下声子的本征频率远远小于电子跃迁的本征频率,因此在能带附近,声子对折射率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在没有考虑声子影响的情况下,计算的近红外波段的色散曲线依然能和实验较好吻合。

 光学性质计算的介电函数的虚部通常由随机相位近似下( 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 (RPA) )没有考虑局域场(local field effects)下的能带间的跃迁得到,而介电函数的实部由虚部通过Kramers-Kronig 关系转换而来。由于只考虑了电子跃迁的影响,因此在透明波段内,计算的介电函数方程可以用单振子来描述,即

根据振子模型,只要在计算的介电函数公式(5-6)后加入声子振子项就可以弥补光学性质计算的不足。巧合的是,红外介电计算[62]研究的是声子对介电函数的影响,然而电子跃迁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类似也可以用一个单声子振子来描述


因此声子振子的系数可以由红外介电计算得到。

  把公式(5-7)中的声子振子项加入到上式(5-6)中,就可以得到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色散性质。本方法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模拟过程如图5.3所示。

图5.3  设计思路和计算模拟过程

  高频介电常数(ion-clamped) ε,分别对应光学性质计算公式(5-6)中的A+B1和红外介电计算公式(5-7)中的系数 ,在计算中经常被高估。而且两种计算的介电函数也都系统地高于实验的介电函数。对于光学性质计算,可能是因为计算中缺少局域场效应造成的;对于红外介电计算,可能是因为在交换关联能中缺少极化依赖关系[64]造成的。据我们目前最大努力所知,高估的问题并不容易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解决。但是从晶格振动的红外光谱和光学性质计算的结果来看,两种计算的介电函数有实验上的趋势。因此我们假设,计算只高估系数A和 ,但振子的系数是合理的正确的。与用剪刀修正(scissor correction)LDA、GGA低估带隙问题的方法类似,我们可以调整A和 来解决高估问题。当声子振子的系数加入到公式(5-6)后,系数A调整到和实验的色散曲线能够吻合。最后,调整的系数A应该满足以下关系:


5.2  计算过程

(1)光学性质计算

(2)红外介电计算

5.3  数据拟合

  由于计算的介电函数为分立的数值,需要通过数学拟合的方法才能得到方程(5-6)和方程(5-7)的形式。本文使用Origin软件进行拟合,拟合方法和过程可以参考相关Orign书籍。由于公式(5-6)和(5-7)的形式是一样的,因此可以使用同一种函数进行拟合。

5.4 计算模拟结果

 最终模拟的AgGaS2、ZnGeP2和CdSiP2的Sellmeier系数(即A、B1、C1、B2和C2)列于表5.1中,图5.5为对应的模拟色散曲线。同时,我们对拟合的曲线和实验的相对误差也经行分析。 模拟色散曲线和实验之间的相对误差列于图5.6中。可以看到模拟的色散曲线和实验曲线吻合较好,尤其是在2 μm以后,模拟和实验的偏差小于0.5%。这说明了我们以上的假设是合理的。

图 5.5 (a) AgGaS2(b) ZnGeP2(c)CdSiP2和(d)GaAs的计算模拟结果,AgGaS2和ZnGeP2的实验折射率来自于文献[76]和[7],CdSiP2和GaAs的实验色散方程来自于文献[9]和[85]。

      加入声子效应后模拟的色散曲线往下弯曲,而且和实验的色散曲线有相同的弯曲程度。但在能带吸收边附近,色散曲线的变化非常小,这是因为在能带吸收边附近,电子跃迁对折射率的影响占主导作用,声子对折射率的影响很小。另外色散曲线在能带吸收边附近急剧下降,根据振子模型公式(5-5)可知,能带吸收边附近色散的急剧下降是光频靠近电子的共振频率导致的,而电子的共振频率对应能带带隙,因此这是带隙附近的电子跃迁导致的。


图 5.6 (a)AgGaS2(b)ZnGeP2(c)CdSiP2和(d)GaAs的模拟曲线与实验之间的相对误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02061-1025962.html

上一篇:如何使用MATLAB抠取连续的曲线上的数据
下一篇:一个计算能带分辨的态密度的程序(Band decomposed DOS (BDOS))
收藏 IP: 61.190.8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