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追梦太空 科研报国
2022-05-27 14:10

 

今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确定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从今天(27日)起,本台播出系列报道《大国科学家》,带您认识几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厚植家国情怀,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他们追求真理,在自立自强的征途上勇攀高峰;他们是创新争先的表率,更是新时代的国之脊梁。

今天,我们先来走近一位耄耋之年依然追梦太空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带领科学团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最终将“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变为现实。在欧阳自远看来,为国家奋力科研才是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人生价值。

2020年12月17日凌晨,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取得了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个珍贵的月球样本要解决月球演化历史中的最大难题,寻找距今30亿年至20亿年间月球演化过程的新证据。而这一任务的提出者,就是欧阳自远。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他从战略高度,为中国探月工程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目标。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第一步叫做无人月球探测,无人里头又分成绕、落、回三期;第二,载人登月,建设月球基地;第三,充分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为人类造福。三大阶段,我们现在中国只完成了第一阶段,我们还要继续往上进。

20世纪50年代,欧阳自远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勘探系,立志学地质,开发矿业,民富国强!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他们献出无尽的宝藏。我是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定要学地质,我要为国家找矿,太激励我了,一个人当他跟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的时候,他是有无限的推动力和积极性,另外还有一种责任感。

从青年时代起,欧阳自远的科研道路就与国家需要紧紧联系到一起。1964年,欧阳自远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场地选址,要求爆后不能污染地下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欧阳自远组织了一支多学科的研究队伍,历经4年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实验室各类模拟实验,顺利完成了任务。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一直干了好几年,都在戈壁滩里头找一个大山,太难了,我们一出差都是大半年,做野外地质,当时一个山有很多裂缝,那个裂缝我们都要上去测量有多宽、有多长、张口有多大等,这些都需要了解。

欧阳自远还有另外一个梦想,那就是开辟中国的太空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拉开了人类空间时代到来的帷幕,中国的太空时代何时到来,该如何准备,这些问题在欧阳自远的心里早早埋下了种子。可当时中国没有科研实力拿到珍贵的太空样本,欧阳自远便把目标瞄准了“天外来客”——陨石。1976年,吉林省境内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规模罕见的陨石雨,欧阳自远带队前往当地现场考察,随后发表的100多篇论文,奠定了中国天体研究的基础。1994年,欧阳自远等专家开始论证探月工程的可行性,到2004年,第一期绕月探测正式立项,这一刻在他的时间表里足足准备了四十多年。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它被月球轨道成功捕获的那一刹那,让欧阳自远难以忘怀。

这一幕被定格在了中国探月的历史中,随后的每颗探测器都圆满完成任务:嫦娥二号绘制出月球表面最好、最清晰的地形图与三维立体图;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与月球车登上了月球正面,长期开展对太阳的观测、对地球环境的监测和对月球的探测;嫦娥四号登上了神秘的月球背面,对月球40亿年前的演化历史作出了创新性贡献;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样,这些珍贵样本揭示了月球的演化历史。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我就觉得一个人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来,这种责任,这样自己的勇气,自己的担当,一定会给自己更大的力量,使自己去完成这些任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