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阳

百岁院士张兴钤:以身许国 丹心向党
2021-10-16 08: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1952年,张兴钤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那时美国政府已经颁布命令,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

当张兴钤提出自己渴望回国时,他的导师却极力挽留:“你娶个中国姑娘,就在这里继续做研究工作,不是很好吗?”

但无论国外的待遇如何优厚,回国的道路如何曲折,张兴钤的决心从未动摇。他和一批爱国留学生的“归国历险记”,成了一段传奇故事。

千难万险,归心不改

眼看博士毕业在即,归心似箭的张兴钤想到了第一个好办法:他特地联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争取到一份职位。他满心想着,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地离开美国,再从加拿大辗转回国。不料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多伦多大学竟然变卦了。

这一年张兴钤刚刚30岁出头,却早已是秘密入党十多年的老党员了,他接受过党的教育,也有过斗争的经验。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策略:“我意识到,必须主动联络坚决要求回国的同学,采取集体行动才可能打开局面,斗争可能是长期的,而且可能受到迫害。”

他决定暂时留校工作。虽然换个单位有助于拓宽研究领域,对个人的学术发展更为有利,但并不利于他争取回国。在熟悉的实验室里,他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有更充裕的时间为回国计划而奔走。

更重要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波士顿地区聚集着大量中国留学生,便于联络。不久,张兴钤就串联到了11位坚决要求回国的中国同学。

这年夏天,他和师昌绪、林正仙3人合租一间公寓,后来这里成了大家争取回国的据点。在李恒德的倡议下,他们又组织了几次聚会,逐渐明确:一定要把这份渴望归国的拳拳之心传达给祖国!

他们一边通过秘密渠道将大家的心声转呈中国政府,一边联名给美国总统写信,请求允许中国留学生回国和家人团聚。后者很快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这在美国民众中也掀起了争论:为什么一个自诩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的国家,却要扣留思念故乡亲人的留学生呢?

慢慢地,张兴钤的导师和同事们也理解了他的感受和心情。在他回国前,特意为他准备了茶话会和礼物。

经过所有爱国留学生的努力,美国政府终于在1955年撤销了禁令。张兴钤等人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他们乘坐的船在罗湖上岸。“从罗湖到北京,我们沿途受到的是政府周到、热情的接待,真是情不自禁热泪盈眶。”近半个世纪后,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岁月,张兴钤依然心潮澎湃。

高原戈壁,筚路蓝缕

回到祖国后,张兴钤首先被分配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他回国前,花掉自己的大部分积蓄,买了一大批专业书刊,其中多数都送给了这所学校。

张兴钤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作了8年。在这里,他参与筹建了金属物理专业,带领一批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同吃、同住、同劳动,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就在他做得顺风顺水时,一纸调令来了。

1963年夏天,他被调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来到青海草原221实验部,从此投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程。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里,从零做起,边干边学,先后经历了原子弹会战、氢弹突破、核弹武器化的砺炼。

参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过程中,张兴钤带领的实验部先后成功组织了缩小尺寸、全尺寸等多次爆轰物理实验,为解决引爆弹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确定引爆弹的理论设计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数据。

在后来的氢弹攻关实验与原子弹武器化研究实验中,张兴钤开创性地提出模拟装置放松公差实验,参与领导多次国家核试验,参与建立了飞行试验装置及为其服务的遥测技术,为判定核爆效果提供数据,为建立可靠的核物理和核化学测试方法奠定了基础。

从青海的大草原到新疆的戈壁滩,张兴钤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条件非常恶劣艰苦。

草原的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气压低,难做饭,大家常常只能吃发不起来的馒头。宿舍楼不够,很多人只好住在帐篷里,即使在夏天晚上,盖着很厚的棉被也会被冻醒。沙漠的温差则太大,氢弹突破试验在夏天开展,氢弹原理试验在冬天开展,不是热得气滞,就是冷得彻骨。

但张兴钤说:“这样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与解放前经历的相比,真的算不了什么。同事和我一样,从不考虑这些,心里想的是如何使试验圆满成功。”

在他们的呕心沥血和奋斗拼搏下,每次国家试验都成功取得了所需要的数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张兴钤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

从1963年远赴西北,到1980年调回北京,张兴钤在漫长的十多年里背井离乡,聚少离多。父亲和妻儿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好不容易回家短暂探亲,女儿已经不认识他了。他一生为国,无怨无悔,却唯独对家庭心存一份亏欠。

百年风华,与党同心

张兴钤出生于1921年10月16日,与中国共产党同龄。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早早就品尝到了山河破碎、身如飘萍的痛楚。仅仅为了上学,他就先后辗转于烟台、天津、上海、武汉、乐山等地。偌大的中国,却难以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就这样,他早早立下了以身许国的志向,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眼界的拓宽,这份志向越来越明晰,“科技报国”的理想呼之欲出。

张兴钤在发奋学习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时局和政治,参与过各种宣传和支持抗日的活动。在亲身实践中,他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深的认同和向往,并于1940年秘密加入共产党。

没过多久,国民党开始在乐山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党组织遭到了破坏。他也由此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络。

直到1965年,党支部大会才又通过他的入党申请。时隔25年,重回党的怀抱,张兴钤为此激动不已:“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时刻。”后来经组织审查,又批准他的党龄从1940年秘密加入地下党时开始算起。这对他来说又是一大喜事。

张兴钤的一生,是以身许国对党忠诚的一生,是科技报国不畏艰难的一生。他的故事,是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科技工作者的缩影:生逢乱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学海外,为建设祖国而归来;献身核武,舍小家为大家;工作涉密,不为名不为利。

这些优秀的科技人员,这些杰出的共产党员,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