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摘自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1949年年底)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辞。
朱光亚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归国前,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回国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
朱光亚回国后在北大物理系任教。他立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第一线。他任教期间,同时讲授光学和普通物理课程,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人才。
教授朱光亚(右)与学生陈佳洱(左)
献岁华于戈壁兮,护家国之清宁。
衣渐宽而终不悔兮,铸核盾于中华。
60年代王淦昌与聂荣臻(中)朱光亚(右)在核试验基地
视虚名如草芥兮,投实利于云霄。
洒碧血于边塞兮,奉丹心于人民。
他为人低调、虚怀若谷。他视名利如草芥,一心投身于科研事业,一心为国为民。
思考和工作中的朱光亚教授
朱光亚曾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国铸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也留下了不朽的“两弹一星”精神。他们的功绩和成就,一直造福着国家和人民,他们的精神也一直在激励着后来的科技工作者。此可诚谓:“丽典荣于后代兮,丰碑励于今朝。”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如今,那颗遥挂在天际的“朱光亚星”成为了人们对这位核事业开拓者永久的追忆和思念。
(原标题:今天一起缅怀朱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