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有超电磁炮和放射性元素?哈工程建筑这么谜
2023-02-04 14:14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温才妃
一条有关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的通知截图最近在网上流传。“通知”声称哈工程11号楼地下有超电磁炮和放射性元素,将对全楼进行全面封锁。哈工程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辟谣信息——超电磁炮子虚乌有,但哈工程浓厚的军工背景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好奇。

网传“通知”截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哈工程前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首任院长陈赓亲手铲了第一锹土,揭开了哈军工校园基建的序幕。哈军工创建之初,为了满足各军兵种的需要,按军兵种设置了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共5个工程系,每个系拥有一座独立的教学大楼。哈军工时期的5栋大楼11号楼、21号楼、31号楼、41号楼和51号楼各自对应一个工程系。
教学楼外部为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特色,雕梁画栋,青檐碧瓦,内部采用苏联的西式吊顶及浮雕装饰,建筑整体中西结合,颇具特色。“长期打算,坚固耐用,正规要求,经济适用”是学校打造教学楼的基本方针。如今,哈军工的几栋大楼依然巍峨耸立,坚固如磐,冬暖夏凉。
备受关注的11号楼,其楼角飞檐上是一排飞机雕塑,是原空军工程系所在教学楼。其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是学生们上课自习的主要教学楼之一。11号楼被学生称为间谍也绕不出去的建筑,谜一样的教室编码,使其成为了校园里最像迷宫的建筑,“没有在11号楼迷过路,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哈工程的学生”。

11号楼楼角飞檐上是一排飞机雕塑。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11号楼被称为“间谍也绕不出去的建筑”。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