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一公小组发表大肠杆菌肠道毒性研究成果
2009-06-08 18:02
 
据生物通消息,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结构生物学中心施一公教授在5月28日在线版的《科学》(Science)上发表结构生物学研究成果“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an Amino Acid Antiporter”。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施一公教授,其他参与者工作单位都是清华大学。这是施一公在中国实验室发表的首篇Science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大肠杆菌的肠道毒性,大肠杆菌O157的肠道致病性主要依赖于细菌内的耐酸性系统,依靠这一系统,大肠杆菌能在PH偏酸的胃中生存。在耐酸系统中,主要依靠一种精氨酸依赖性的反向转运体(antiporter)。
 
施一公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主要研究大肠杆菌O157:H7的反向转运体AdiC的晶体结构。对AdiC的结构分析表明,AdiC结构保守,还获得了AdiC的配体结合残基结构。对分析耐酸系统中的反向转运体的功能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阅读
 
《科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施一公科学网博客
 
施一公介绍
 
 
 
相关专题:施一公:回国这些年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