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玲

徐匡迪列举科技界不良现象 国内外的学术腐败令人震惊
2008-06-24 08: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科技界受到社会上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科学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院士群体的科学道德也面临更高的社会期望。”6月23日下午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工作报告中,用了很大篇幅论及院士科学道德建设的成绩和问题。
 
徐匡迪说,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同时也应当成为科学道德的模范和旗帜,这已是全体院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他说,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国际著名工程科技专家及荣获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袁隆平、王选、金怡濂、王永志、闵恩泽院士等新时代的著名工程科技专家等,不仅是工程科技的开路先锋,更是科学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典范,他们是工程院院士的杰出代表,是院士群体和中国工程院的骄傲,也是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同时,徐匡迪在报告中列举了一些有关科学道德的不良现象:“国内外已经发生的学术腐败现象令人震惊;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个别院士疏于对学生和助手的管理而产生不良影响;个别候选人的申报材料因夸大成绩而受到质疑,这些都应该引以为戒。”
 
谈及此问题时,徐匡迪引用了恩格斯的话“任何人在自己的专业之外都只能是半通”,以及鲁迅先生在文章《名人名言》中所剖析的“一成名人,便有‘满天飞’之概”。徐匡迪强调说:“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我们应引以自律。”
 
中国工程院对于院士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视还体现在章程的修改中。在院士大会将要审议和表决的新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第四条“院士标准和条件”中,增加了“品行端正”的表述。
 
据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解释,在对章程进行修改时,向院士发出了485份问卷,收回449份。调查问卷的表述是“品德优良”,填写问卷的77.5%的院士同意加上这方面的要求,但大多数院士赞成用“品行端正”。
 
来自香港大学的李焯芬院士说,在章程中加入关于品德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更多阅读
 
两论文同一图 院士范上达被国际权威杂志禁投稿5年
 
印度一化学家大规模论文造假东窗事发
 
韩科学家《科学》和《自然》子刊论文涉嫌不端
 
《自然》:美国学术造假瞒报现象严重
 
许智宏:多数科研不端行为源于学术规范基本训练不够
 
指导论文却不能署名 是什么逼大学教师造假
 
杨振宁丘成桐等知名院士遭“追星”   
 
科学时报两院院士大会报道专题: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
 
“我们的科研要为人民服务” ——两院院士大会侧记
 
科学时评:伟大的实践 深刻的启示
 
院士,更是一种责任——两院院士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路甬祥:学部工作必须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
 
徐匡迪:工程院工作要与时俱进
 
中国工程院两年启动50项咨询任务
 
国家科技咨询凸显战略支撑作用——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四年工作综述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