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秀丽 于洋 石明山

新型医用体外固定新材料通过鉴定
2007-01-22 08:05
来源:科学时报
 
我国科技人员研发出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完全生物降解,在55℃~70℃温水中即有可塑性,安全、方便、清洁、无毒、无副作用,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医用体外固定材料。日前,这一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承担的“温水塑型医用固定材料研制”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材料是可替代石膏的骨外固定材料,材料的制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石膏绷带作为常见的医用外固定材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固定效果较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操作繁琐、固化时间较长、不易透气、不能透过X-射线、易破碎、易潮湿等缺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聚ε-己内酯以其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柔韧性和加工性,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已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医疗方面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医疗领域的骨科外新型高档固定材料有氨纶弹性绷带、自粘绷带、网状绷带,但这类材料价格昂贵。为此,尽快研发价格低、性能好、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的新型医用体外固定材料,惠及大众,是国家在医疗领域的重大需求。
 
“温水塑型医用固定材料研制”是吉林省科技发展基础研究项目,长春应化所于2003年承担了这一项目的研究工作。科研人员在研发中充分发挥在聚乳酸研究上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先后解决了遴选本体聚合催化剂、单体合成、脂肪族聚酯聚合工艺、固定片形状设计和固定等技术难题,成功制备了温水塑型医用固定材料。将该材料制成多孔板材或多孔网状材料,用于骨伤体外固定,具有良好的透气耐水性;使用时不会发生折断、拉断、破损等;产品力学强度高,韧性好;X-射线透过能力强,进行X-射线检查不须拆除固定材料;堆密度小,体积密度0.9~1.2g/cm3,使用量少,通常板材或网的厚度在1~3mm;温水中加热软化,方便医生操作;由于材料具有记忆性,二次加热至塑性温度即可恢复到原来形状;可长期密封保存,废弃物可完全生物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同时,该材料的基本技术和工艺已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与国际上的PCL均聚物相比,它价格低、共混物材料的机械强度高、软化温度转变可调范围广。它可在无水加热的情况下使用,当产品固定成型后,加热需要改动的地方即可进行二次塑型固定。
 
据介绍,该产品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疗学科和骨科临床试用,效果良好,未发现不良反应。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