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中法科技“高速路” 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席
2008-01-07 03:22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席凯瑟琳·布莱齐纳女士
“法国同中国合作是为了不让中国超过法国吗?”同《科学时报》记者一起采访的法国记者毫不客气地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席(CNRS)、物理学家凯瑟琳·布莱齐纳女士。
布莱齐纳回答得很干脆:“这个问题问得不好,很多人问我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我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不存在,中国并不可怕。就像我们驾驶了一辆100公里时速的车,就必须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让它行驶,如果没有路或者路断了就没法开车。中国现在就是一条已经存在的高速公路,我们应该一起把这条路建好,共同发展。”
2007年11月27日,随同总统萨科齐访华的布莱齐纳和法国技术工程院院长弗朗索瓦·吉诺参加了在中科院高能所举行的由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大使馆共同举办的中法科技合作庆祝酒会。随后,布莱齐纳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
改革开放之后,法国是最早同中国有科技往来的西方国家。在庆祝酒会上,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表示,法国是中科院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堪称中法科技合作典范,至今已逾10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正朝着国际知名的研究单元努力;新成立的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蓄势待发”。
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是根据2007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率团访问法国期间,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原子能委员会签署的协议建立的。目前中方已有中科院高能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多个科研单位,双方数百名科学家参与30多个合作项目。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成立于1939年,多年来参与法国国家科技发展总政策的制订,是法国最大的国家科研组织。它同190所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3/4的实验室设在高校,一半人员在大学工作,由CNRS提供研究经费。CNRS重视组织和国外的合作,早在1978年就同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已同5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科学合作协议,每年提出3500个国际合作项目。本次访问中国,布莱齐纳表示是为了巩固和中国的科技合作,并且计划开展一些新的合作项目。
《科学时报》:你这次访华的目的是什么?
布莱齐纳:我们此行是为了表示法国政府重视科学,希望能够加强中法之间的科技往来。同时我是法国科学院和法国技术工程院的院士,我希望代表这两个组织表示同中国合作的兴趣。总体来说,目标就是强调和中国已有的科学往来,同时希望开展一些新的合作。当然,这其中中国科学院是绕不开的一个单位。
《科学时报》:法国将同中国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
布莱齐纳:主要是基础科学方面。30年来,我们在中国有很多工作,现在希望能把分散的工作集中、结合起来。
另外,我们将开设一些新的研究单位,在4个方面进行合作:一、数学,希望能让老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一起合作,使我们在数学方面有大幅度提高;二、环保,正如萨科齐总统在讲话中强调的,环保对人类的未来太重要了;三、中西医协和,这方面希望能有大的合作,以前我们对药品的想法比较简单,认为只要能治病就行,现在发现,人是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的系统,而中国传统医学对待疾病的理念和方法更接近现代科学家的想法;四、可再生能源。
《科学时报》:CNRS有3/4的实验室设在大学,1/2的工作人员在大学,这是为什么?有什么益处?
布莱齐纳:事实上多于3/4的实验室都是联合实验室,有同工业界、企业、大学以及其他研究所的联合实验室。我们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源,如高校中的大学生有机会来实验室做博士生等等。中国科学院办了自己的研究生院,这是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形式。
大概15年前有了实验室,我们就决定把实验室设在大学,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对我们很重要、很有好处。通过合作慢慢形成了网络,现在效果很明显,大部分CNRS实验室都是联合实验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很容易同大学、企业进行合作的原因。
我们把这些大学联系在一起,就能够进行全法国甚至全欧洲的合作,如果只是单个的大学是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合作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在众多实验室之间形成网络,提高合作的效率。这也是CNRS能保持优秀的原因之一。
《科学时报》:CNRS还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能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吗?
布莱齐纳:它们自己能独立发展,也可以同其他学科相互促进。比如我们正在筹建的一个项目是要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这就急需来自各个学科的人,如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的人才。
《科学时报》:对CNRS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布莱齐纳:对CNRS最重要的是作出好的、高质量的科学,其次是通过作研究来训练、培养年轻科学家。
对我个人和CNRS来说,首要任务是组织更高效率的研究。科学家是要创造新东西的,因此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个科研机构不顾及这些“底层”的想法,就没有前途。因此我们需要把科学家联系在一起,拉进互相之间的距离,我们有专门的政策保证“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畅通沟通渠道,让科学家的想法能够自由地反映到上级,并最终实现。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