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没有基础教育滋养 科技将成无本之木
2007-12-14 02:31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12月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题为《中国的科学在进步》的社论。社论说,中国是世界上科学研发投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去年,中国在全球“国家研发资金”排名中已经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社论援引数据指出,过去5年,中国研发投入增长显著,年均增长率高达18%。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欧盟三者相加的研发年增长率仅为2.9%。
科技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这些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实力增强有目共睹,这与国家加强投入密不可分。但是不能忘记,科技竞争力的基础在于教育和文化,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在为科技进步欣喜的同时,科教兴国国家战略的另一翼却让人高兴不起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2006年12月3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刊登由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82%,比2004年的2.79%增加了0.03个百分点,低于2000年的2.87%。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6%。
有限的教育经费如何使用,是另一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与科技竞争力一样,国民素质也是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长足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奉行精英主义路线,没有把资源投向对提高国民素质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而是把有限的教育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导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在高考毛录取率超过15%的同时,普通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仅有50%!大量的初中生与高中无缘,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素质怎么能够提高?科学与技术进步怎么能够保持长久?科学的未来取决于基础教育,没有大量高素质的国民,科技将是无本之木,既无法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无法增强国家实力。
更多阅读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