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玉院士首获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
2007-10-23 14:40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近日从国际甲壳动物学会(The Crustacean Society,TCS)理事会获悉,2007年该会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先生“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The Crustacean Societ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TCSAER)”。学会主席、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Jeffrey D. Shields博士派特使国际甲壳动物学会联络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Brian Tsukimura教授专程从美国到青岛为刘院士颁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0月22日为刘院士举行了颁奖仪式,张国范副所长主持了仪式。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孙松代表所领导班子祝贺刘瑞玉院士获此殊荣,感谢刘院士50多年来为海洋研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为海洋研究所争得了荣誉,祝愿刘院士身体健康。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相建海研究员、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杨柏林分别致了贺词。Brian Tsukimura教授代表国际甲壳动物学会高度赞扬了刘瑞玉院士在甲壳动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分肯定刘瑞玉院士在甲壳动物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最后,Brian Tsukimura教授代表国际甲壳动物学会向刘瑞玉院士颁发了“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奖牌。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从1982年开始设立,授奖对象为世界范围内对甲壳动物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由于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甲壳动物学研究学术团体,因此,授予科学家杰出研究贡献奖不但是对该科学家在甲壳动物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肯定,也是对该科学家在国际甲壳动物学研究领域作为领军人物的肯定。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是终生成就奖,该奖授予长期从事甲壳动物学研究,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与贡献方可获得。该奖不定期地进行推选,设立25年来,先后有19位国际知名甲壳动物学家获得该荣誉,如:国际著名海洋十足类学研究专家,引领国际真虾类研究长达70年的美国施密森研究院国家自然博物馆的F. A. Chace, Jr. 博士(1985年获奖);国际著名甲壳动物形态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家,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Robert R. Hessler博士(1997年获奖)。从获奖者所在的国家分布看,除刘院士外,其中一位是澳大利亚科学家,其余获奖者均来自欧美。本次刘瑞玉院士获奖,是亚洲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这是我国甲壳动物学研究工作者的骄傲,也是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鼓舞和勉励。
刘瑞玉院士是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和甲壳动物学家,是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担任第一至第四届理事长。学会创建后成为中国甲壳动物学研究方面最具影响的学术团体。刘院士早在1946年就师从著名甲壳动物学家、学科奠基人沈嘉瑞教授开始甲壳动物学研究,多年来辛勤耕耘,持之以恒,取得丰硕成果。他全面地阐述了中国近海主要虾类、蔓足类、糠虾类和口足类动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与区系特点,澄清了甲壳动物分类学中存在的混淆和错误,填补了我国糠虾类、蔓足类的研究空白,发现了40多个新种和3个新属,他的专著《中国北部经济虾类》和《南海对虾类》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世纪之交,科学院启动了创新工程试点,刘院士以近80岁的高龄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他带领科研团队相继完成《中国动物志》糠虾类卷、围胸目卷、口足类卷、枝鳃类卷的浩繁工作,现正陆续出版。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