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 Aguilar

给物种办“身份证”:DNA条码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2007-09-24 13:32
来源:scidev.net

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库蚊
(图片来源:CDC/Richard Weber)
 
科学家在9月18日至20日于中国台北举行的在第二届国际生命条码会议上说,DNA条码技术提供了迅速廉价的方式,用于监测人类疾病传播媒介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测出科学家事先发现和确定的线粒体DNA的一小片特定区域的序列,这项技术可以鉴定已知的物种,并发现新物种。
 
线粒体DNA的突变速度更快,这就意味着这片DNA区域足够用于区分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物种。
 
把测出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各物种的序列加以比较,就可以生成一个生物的“家谱”。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时间,费用最低只需2美元。
 
英国自然博物馆的Yvonne-Marie Linton是蚊子条码项目的负责人,她说,生物条码技术可以有助于控制携带疟疾、西尼罗河病毒和登革热等疾病的蚊子。
 
她说:“通常只有一、两种蚊子能传播疾病。弄清到底是哪种蚊子,这是很重要的。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一信息和这些物种的生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在何处繁殖,然后使用杀灭幼虫的技术控制蚊子,而不是地毯式地喷洒杀虫剂。”
 
巴拿马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代理所长Eldredge Bermingham说DNA条码技术有助于发现和保护热带生物多样性。该研究所已经收集了许多尚未归类的样本,而DNA条码技术使得非专家也可以帮忙廉价地把这些物种分类。
 
Bermingham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巴拿马的实验室正在用条码技术发现新物种,并为物种保护决策提供地理参考信息。”
 
但是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生命条码协作体的执行秘书David Schindel解释说,条码技术的低成本仅仅体现在测序费用上。建立一个条码序列参考库更加昂贵。
 
他指出:“从公共图书馆借阅一本书是免费的,但是有人要为写书、印刷出版和图书馆购置图书买单。”
 
更多阅读
 
scidev.net原文:DNA条码技术可以“防控疾病,保护生物多样性”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