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生物化石群 专家推断石家庄地区5亿年前是大海
2007-06-14 08:48
[科学时报 高长安 报道]在河北省石家庄西北部山区抱犊寨的山上,地质专家近期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其中有沉睡了上亿年的奥陶纪和寒武纪古生物化石——角石。据了解,这些化石的发现对于古地质变迁和古生物进化、演变、灭绝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据发现者——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栾文楼介绍,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非常偶然。当时,他带领学生入住抱犊寨,考察一直困扰抱犊寨的天门洞和66米土层这两个谜团。在此过程中,栾文楼发现在抱犊寨的山上还存在一些生物化石,通过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他们发现这些化石居然是最早期的古生物化石,并且种类繁多,大概有上百处,主要以头足类角石和腹足类动物蛇卷螺为主,另外还有腕足类的贝壳以及笔石等海生物化石。
据栾文搂介绍,抱犊寨的岩石形成于寒武纪和奥陶纪所对应的地质年代,距今4.5亿至5.2亿年。古地质学上把奥陶纪称为生命大爆发的地质年代。有学者认为,人类可能就是由那些简单的生命进化而来的。据栾文楼推断,石家庄地区早在5亿多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据介绍,除了这些珍贵的角石化石外,栾文楼一行还发现了距今约5亿多年的三叶虫化石。栾文楼说,这些化石就形成在下部寒武纪地层内,而且有以本地命名的“获鹿庄氏虫”。栾文楼称,这些化石只是经过了初步认证,目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更清楚地加以分辨。
相关链接:
三叶虫化石,也叫蝙蝠石,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1厘米至1米,寒武纪(6亿年前)至奥陶纪(4.5亿年前)最盛,三叠纪(1.8亿年前)晚期灭绝。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