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两地迁徙成历史 都市催生城里鸟
2007-05-22 00:30
许多雄欧洲黑鸟如今已不再向南方迁徙。
(图片来源:Ingo Teich)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些欧洲黑鸟(Turdus merula)便放弃了两地奔波的生活。按照“例行公事”,这些鸟儿应该在欧洲北方的森林里筑巢,当冬季的第一个讯号传来时,它们便飞往南欧或北非过冬。然而当时有一些鸟儿可能发现,城市的冬天并没有那么糟糕——这里的小气候温暖,同时还有许多好吃的剩菜。根据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城市生活的感染力是如此之强,不但改变了黑鸟的习性,甚至包括它们的基因。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奥格尔索普大学的鸟类学家Roarke Donnelly指出:“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发现,它传递了一个简单的信息:都市化是一种重要的进化力量。”他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然而进行相关的实验非常困难。这些科学家完成了一个既简单又出色的实验。”
德国Erling马普学会鸟类学研究所的鸟类学家Jesko Partecke注意到,生活在慕尼黑的欧洲黑鸟即便在冬天也不会离开城市,而附近森林中的欧洲黑鸟则依然保留着冬季迁徙的习性。为了搞清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鸟类是否得到了进化,Partecke和Eberhard Gwinner(已故)在1998年春季捕获了两窝新孵化的欧洲黑鸟。通过模拟慕尼黑的灯光与温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的鸟笼里饲养这些小鸟。春去秋来,随着一年四季的交替,他们记录了这些鸟儿的夜间活动;鸟类的这种“迁徙不睡”的习性被继承下来,它同时与鸟类迁徙的距离有关。
在所有的欧洲黑鸟中,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小伙子”是最不活跃的,它们更喜欢静静地呆在自己的笼子里,无视其他同伴上蹿下跳。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每当夜晚来临,那些城里的“姑娘”则与它们森林里的同胞一样活跃,这意味着生活在慕尼黑的雌鸟依然保持着迁徙的习性。Partecke表示:“我们对这些雌鸟感到无比惊讶。我们曾经想当然地假设,雄鸟和雌鸟的习性都发生了变化。”Partecke说,这种差别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欺凌弱小的行为:雄鸟因为体型较大,因此会驱赶较小的雌鸟远离食物和温暖的巢穴。在此前提下他预测,那些试图在城市里越冬的雌鸟可能是一些濒临死亡的鸟儿。
与森林里的鸟儿相比,城市生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使雄鸟提前性成熟。由于欧洲黑鸟能够多次繁殖,因此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有更多的后代。Partecke表示:“这种鸟类定居习性的出现似乎是适应城市生活环境的结果。”研究人员在本月出版的《生态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结果。
美国滕比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城市生态学家Eyal Shochat表示:“很高兴能够看到有一项研究聚焦于由这些‘伪热带泡沫’——我们生活的城市——导致的进化压力。”
(群芳 译自www.science.com,5月20日)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