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林业气象学》-刘文杰小组-雨林浓雾
2007-04-20 17:41
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频繁出现的浓雾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不仅表现为:部分植物叶片在干旱季节可直接吸收雾水或通过浅根吸收林冠滴落的雾水和养分,更重要的是浓雾极大地抑制了热带雨林干季的蒸发蒸腾并减弱了低温的强度,从而缓解了干季水分亏缺或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刘文杰博士和他的同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采用稳定性同位素2H、18O技术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雾水来源进行了示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浓雾中的凝结水主要来自雨林林冠的蒸发散、林内的土壤和水体蒸发、附近江水的蒸发;与雨季相比,干季浓雾中包含了更多的区域再循环水汽(林冠蒸发散水汽等);尽管还无法定量化雾水中各水分来源的相对比例,但雨林蒸发散无疑是浓雾水分来源的主要贡献项。这表明,茂密的热带雨林不仅是自己水分来源的重要维持者,也是频繁浓雾形成的主要推动者,而这种雾水又被林冠截留后成为雨林植物干季水分获取的部分输入。然而,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向橡胶林、农耕地的转换,无疑对频繁浓雾的形成、维持起着不利的影响,且这种不利影响可能对热带雨林的生存产生深远的负面作用。
此研究结果拓展和深化了学术界对该地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机制的认识,初步阐明了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植物在水分亏缺、温度偏低的干季对雾水利用和适应的生态对策。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农业和林业气象学》)上。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