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

《天体物理学杂志》:中子星表面温度远超预想
2007-04-16 11:31
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最新的理论温度计显示,一些中子星表面温度要远超过预想。事实上这能帮助科学家解决一个疑问:如何解释这些星体表面有时会发生的紫外爆发。
 
结果将发表在2007年6月份的《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作者之一,NSCL教授Hendrik Schatz表示:“这是中子星表面核物理细节的第一个模型。”超级爆发通常发生在双星系统中,当一个中子星和伴星靠的足够近时,伴星的物质将持续的被中子星吸走。
 
由于中子星密度很大——一汤匙的物质重达数十亿吨——因此被吸收到表面的物质被压缩和加热。最终核反应将触发表面物质的爆炸,并产生能被地面和空间设备探测到的X射线爆发。
 
X射线爆发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并伴随氢和氦的反应。但是超级爆发只有在数月的X射线爆发积累了足够物质来触发更强大的核爆炸时才会产生。结果就是产生的爆发是普通X射线爆发的1000倍,数小时内的超级爆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十年内辐射的量。
 
目前这一现象还是一个谜。通过和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以及德国Mainz大学科学家合作,NSCL小组建立了一个最精确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中子星外壳释放的能量比早前的模型计算的要大10倍。
 
因此这一结果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巨大的爆发每隔3-4年就会发生一次了,但是实际上超级爆发大约每一年就会发生一次,这表明科学家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原文链接:http://www.physorg.com/news95684237.html
 
刘乐译自:physorg.com网站 2007年4月13日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