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杂志》:如何帮孩子缓解思乡之痛
2007-04-06 14:10
来源:科学网
 
如果你是一名家长,而你的孩子即将跨入18岁的成人门槛,那么你可能正为他将要进入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而操心,并且盘算着如何将这个年轻人送入一个崭新的独立世界。然而你是否已经让他做好了准备?他是否能应付自己的学业、学会洗衣服、吃到可口的饭菜?思乡病会把他带入一个消沉的状态吗?或着他根本就不想家。
 
根据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的《青春期杂志》(Journal of Adolesc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你的孩子能否应付思乡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所作所为。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对670名年龄介于16岁至25岁的大一新生进行的采样分析,对不同的养育方式及其与孩子的思乡情结以及应对技巧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这项研究对4种不同的养育方式进行了阐释。授权式的养育方式据说能有助于培养出一个健康的个体——孩子们能够根据新的情况调整自己。儿童在这种养育方式下会形成自立、高度自尊以及良好的社交技巧,从而能够交到新朋友。独裁的父母往往会给孩子更多的限制,并且很少让孩子尝试独立生活。他们培养的孩子在自己做决定时往往缺乏信心,同时在压力面前显得缩手缩脚。宽容的养育方式和放任的养育方式——这篇文章所描述的第三种和第四种模式——都是一种低介入的方式,它们很可能导致消极的情绪以及内向的行为举止。由这两种养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这将导致冲动和侵略性的行为。
 
为了搞清在这些养育方式和应对思乡病的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共性,研究人员让这670名学生完成了一份问卷,他们被要求评价自己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总结父母的养育方式,最后回答一些他们如何对待想家之类的问题。
 
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养育方式在思乡病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乡病的外在形式中均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那些懂得授权或宽容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通常对家更为依赖,这可能是由于这两种养育方式都趋向于塑造一个被热爱和被认可的家庭氛围。而那些在独裁和放任的养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则表现得更为内向,并且存在一些外在的问题,例如消沉和行为不良。综合来看,由授权和宽容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在对付思乡病时会使用更多有效的处理技巧,例如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而由独裁的父母培养出的学生也会使用有效的处理方式,这可以用父母的控制行为有助于他们学会控制自己行为的事实加以解释。
 
作者认为这一信息有助于所有的孩子在早期阶段了解思乡病,并且体验这种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们总有一天要离开温暖的家,因此有必要现在就帮助他们应对即将面临的思乡病。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