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霄鹏

PLoS Biology:物种进化未必需要有性繁殖
2007-03-21 16:09
来源:科学网
 
 
 
图片说明:蛭形轮虫的外形和下颚形态变化
(图片来源:PLoS Biology)
 
一项发表在2月20日PLoS Biology上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群4000万年来从未交配过的生物仍在在朝不同物种的方向进化。该研究挑战了关于交配是生物体多样化必需条件的假想,帮助科学家重新深入了解生物最初进化的原因。
 
这项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蛭形轮虫(bdelloid rotifers),一种栖息在在池塘、河流、土壤和地衣中的微小水生动物。这些无性繁殖生物由母体卵细胞发育而来,是母亲的“克隆体”。化石记录和分子信息表明,蛭形轮虫在长达4000万年的时间里没有经历有性生殖过程,但是新的研究却发现,它们已经进化成了不同的物种。
 
利用DNA测序和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科学家研究了生活在英国、意大利及世界各地不同水生环境中的蛭形轮虫的下颚,结果发现,遗传基因和下颚形态证明这些蛭形轮虫通过适应环境差异,已经进化成了不同的物种。
 
帝国理工学院生物系Tim Barraclough博士表示,“我们发现这种进化不仅仅是由于它们地域上的隔离,不同环境中选择压力(Selection pressure)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活在同一只水虱不同身体部位的两种蛭形轮虫,一种在腿上,一种在胸部。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小环境,它们在身体大小和下颚形态上发生了分化。我们的结论表明,经过数百万年,自然选择使无性繁殖的生物产生了与有性生殖生物类似的实体分化。”
 
此前,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性繁殖是新物种形成所必需的,尽管像蛭形轮虫这样的无性繁殖生物也并非都完全相同,但仅仅是因为个体在“克隆”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基因突变的累加。而新的研究证实了这些差异并非是任意的,而是一种所谓的“歧化选择”(Divergent selection)的结果,而这种“歧化选择”以前被认为是有性繁殖生物所特有的。
 
Barraclough表示,蛭形轮虫是一种神奇的生物,科学家一般认为无性繁殖生物会很快灭绝,而它们却活了几千万年。除此之外,它们适应环境和存活的能力也为科学家认识物种进化过程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